第二百七十七章 同行的模仿(2/2)
江桃不慌不忙地打开样品:“主任您闻闻这花椒的香气,尝尝这辣椒的劲道。我们的产品经过严格筛选,绝对没有掺假或劣质货。”
她又拿出家乡的照片和合作社的资质证明:“我们是一村一品,源头直供,质量有保证。”
或许是她的真诚打动了对方,又或许是产品确实出色,百货公司最终同意试销一个月。与此同时,“江夏夜宴”也全面启用新包装的“红山椒”调料,并在菜单上特别标注,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食客。
一个月后的周末下午,江桃正在百货公司柜台前整理货物,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驻足良久,突然问道:“你们这红山椒,是不是江夏夜宴用的那种?”
江桃点点头:“是的,先生。我们的调料保证原产地直供,品质……”
“我知道。”男子打断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名片,“我是和平饭店的采购经理。你们能稳定供应这种品质的花椒辣椒吗?量大一些?”
江桃接过名片,心跳加速——和平饭店是沪市老字号,如果能拿下这个客户……
“没问题!”她自信地回答,“我们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和质检体系,要多少有多少,质量只高不低。”
就这样,“红山椒”打开了高端酒店市场。接下来的几个月,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江桃不得不扩大家乡的种植规模,又吸收了邻近两个村的农户加入合作社。
运输成了新的瓶颈。虽然县运输公司增加了车次,但仍跟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关键时刻,王志强再次伸出援手。
“江同志,我们公司刚开通了沪市专线,每周三班。”他在电话里告诉江桃,“而且……”他压低声音,“我可以给你争取到八折的运费。”
江桃喜出望外:“太感谢了!王经理,您这是雪中送炭啊!”
“别客气。”王志强笑道,“你们的产品现在可是县里的明星项目,领导都点名要支持的。”随着运输问题的解决,“红山椒”的销量节节攀升。江桃在沪市市区又开了两个直销点,还接到了来自广州和BJ的问询电话。家乡那边,新组建的村运输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县内集货,大大提高了效率。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直到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
江桃正在柜台整理账目,一个老顾客匆匆走来:“江老板,你们红山椒换配方了?味道不对啊。”
“没有啊。“江桃一头雾水,“我们一直……”
“那奇怪了。”顾客皱眉,“昨天在别家馆子吃到号称红山椒的菜,又涩又苦,跟你们这完全不一样。”
江桃心里“咯噔”一下。她立刻让店员看店,自己冒雨跑了附近的几家餐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至少有五家餐馆在使用仿冒的“红山椒”,包装粗制滥造,内容物明显是劣质品。
最可气的是,这些仿冒品价格只有正品的一半,已经抢走了一部分客户。
回到住处,江桃彻夜难眠。窗外雨声淅沥,如同她纷乱的思绪。模仿者的出现,既是对她努力的“认可”,更是严峻的挑战。
如果放任不管,“红山椒”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很快就会毁于一旦。
天蒙蒙亮时,江桃做出了决定。她铺开信纸,给家乡的父母和张德海写了一封长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不仅要捍卫“红山椒”的品牌,还要让它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