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杯酒“国度。”(1/2)
第七十四杯酒“国度。”
她与蔷薇74
自己真的可以吗?
在接到这个单子时,这是郑朝阳的第一反应。她觉得自己没有底气可以胜任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但不论是客户,还是江暮,都觉得她可以试一试。
“但我那一次失败的……”
江暮告诉她:“朝阳姐姐,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不是吗?我想虽然你觉得你自己的婚姻是失败的,但对于一些渴望进入婚姻的女性,你还是会有自己的祝福。朝阳姐姐,你不是那么一个觉得婚姻过得不如意,就觉得婚姻不好的人。婚姻本身没有问题,而是遇到的人不对。”
“所以,你更应该试试看。”
“对你自己来说,也算是跟过去的自己有一个和解。”
郑朝阳点点头,算是默认。
虽然这些年她积极乐观的生活,自立自强。不与人诉说过去的苦难,但她心里其实特别清楚,那些曾经差点要了她命的事情,其实一直都没过去。
在无人问津的日日夜夜里,她总会不断质疑和反问自己,她在那段婚姻里到底做错了什么。
会让她被抛弃,成为众矢之的。
周围的人开始远离她,甚至觉得她是一个怨妇。
女儿也说过她像祥林嫂一样,神神叨叨的。尽管她连祥林嫂是谁,都不知道。
后来学会了上网,她到网上去搜祥林嫂是谁。
知道了那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但她连鲁迅是谁,都不知道。难怪女儿会说她没文化,那么一个大作家,她却不认识。
所以她被淘汰,被人看不起也是应该的。
郑朝阳几乎是流着眼泪,去看那篇文章。
第一遍看没看懂,好多字她都不认识。
以前家里穷,父母生的孩子也多,她又是家里最年长的,家里农活多,需要有劳动力。也供不起那么多子女去念书,她只念了一年级,便没再去学堂了。
直到生病前,她连写自己的名字,都歪七扭八的。
文字她看不懂,就去看视频片段。
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知道祥林嫂的意思。原来她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在丈夫和女儿看来,她是这样一个存在。
难免心里堵得慌。
张朝阳跟丈夫离婚后,自己便搬了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她习惯性忙碌,但都不知道在忙什么。后来去餐厅给别人洗碗,闲暇的时候,她就自己学认字,学写字。
一笔一画慢慢地写,慢慢地写。
她知道没文化很可怜,看不懂字去医院她都分不清楚东南西北。
每次都要抓着别人帮忙看,或者是拉着医生和护士一遍一遍地问。她自己也觉得麻烦别人,索性就自己去学。
年纪大了,加上长期化疗,她的反应有些迟钝。
兜里的钱也是一天天在减少,光靠刷盘子是不够的。她还兼职送外卖,就是为了多攒一些钱看病。
她也曾抱怨过,如果当初没结婚,是不是就不会沦落至此。她也埋怨过,为什么当初她那么爱的人,为什么可以那么果断地将她丢弃。她是造了什么孽啊。
这大半辈子都要过去了,她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勤勤恳恳,照顾一大家子人。就连公婆,她都伺候了。怎么到她晚年,竟过的如此凄惨。
无数个日夜,她都想一了百了。
不再去做化疗,找个没有人的地方,死掉去算了。
但心里还是不甘心。
她要是真的死了,那就是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那才是真正的可怜。
她要做出改变。
要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其他人。
或许她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就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她在进入婚姻后,最不能忘记自己是谁。
更不能没有了谋生的本事。
没有谋生的本事,想着去依附别人,去讨好和迎合别人,就是被抛弃的开始。
她年近五十才明白这个道理。
好在她还算是幸运的,在她以为生命要走到尽头时,她遇到了江暮,开始重新学习之前的热爱,她内心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她过得非常充实。
每天都很踏实,没时间胡思乱想,过去的那些事情,也在一点点慢慢和解。之前她会一直埋怨自己,甚至会觉得后悔。
为什么不早点醒悟,早点为了自己而活。
在那段失败的婚姻里,她迷失了自我,然后让自己受到了委屈。
没有以自己为主,凡事先考虑别人,却忽略了自己。
是她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
但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
所以即便在她看来,她的婚姻是失败的,但江暮说的没错,她还是会希望其他人在婚姻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她也接手了那个新人的单子,开始构思和创作。
对于她一个人有过一段婚姻并且又脱离了婚姻的女性来看,她希望即便是进入到婚姻当中的女性,也应该保持自己。
婚姻不是每个人的人生必须要交的答卷,所谓传宗接代的任务,是自我的枷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