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清穿之咸鱼八阿哥 > 决心

决心(1/2)

目录
好书推荐: 满朝文武都想挑拨朕和丞相情谊免费阅读 白月光失忆后成为顶流了免费阅读 知名咸鱼穿成顶流亲妈免费阅读 神明代言人(剧情完结,文章待改)免费阅读 第一游戏设计师[星际]免费阅读 继承公司后艺人全是顶流免费阅读 继承农场后我火出圈了免费阅读 羁星免费阅读 千面免费阅读 落魄世子重生后对我寸步不离免费阅读

决心

四阿哥胤禛近些日子以来,只忙两件事。

一方面,康熙帝身体随着年纪渐大,多少有些不畅,胤禛鞍前马后,愈发对康熙帝嘘寒问暖。

有时甚至连身边伺候的人都顾及不到的事情,四阿哥胤禛倒是早早为康熙帝想到。

若是康熙帝生病,第一个守在他身边的人,定是四阿哥胤禛。

有一次,康熙帝感染了风寒,四阿哥衣不解带地照顾了皇阿玛一晚上,守在他床边,直到第二天康熙帝醒来,在他眼前的便是伏在床边睡着的胤禛。

他整个人似是比自己这个病人还要憔悴,连朝服也变得皱皱巴巴,然而他却无心顾及这些,见到皇阿玛醒来的第一刻,却是欣喜不已,微微哽咽到说不出话。

而后,他甚至什么也没说,只是看到自己好了,便告退了。

既不邀功,也不谄媚。

康熙帝看在眼里,想起那些说四阿哥冷心冷情的传闻,却觉得微微不忿,这个孩子,因为不善言辞,吃了多少亏。

他对自己倒是如此有心,因此,情感层面,康熙帝对他亲近不少,有家宴也常邀请胤禛进宫来。

另一方面,胤禛礼佛礼得更勤了,京城中的寺庙几乎都有他捐献的香火钱,就连一些完全不出名的小庙也得到了胤禛的扶持。

亲王府更是堆满了佛学经典,胤禛为了收集这些东西费了许多心思。毕竟有些典籍失传已久,几乎一本难求。

这样稀罕的物什却也不是仅仅依靠砸重金便能获得的,毕竟佛学中讲究缘法,价值难以依靠世俗之物进行衡量,典籍也只赠有缘人。

于是,朝中政务繁忙的四阿哥胤禛多次为了一本佛法典籍,而放下手中一切事物为之奔波。

除了四处潜心收集佛学典籍,胤禛更是经常邀请僧人来自己府邸论经。

偌大的亲王府邸,从未出现过几个朝臣的影子,倒是进出的多是寺庙的僧人。

这些事情朝臣看在眼里,康熙帝也看在眼里,然而康熙帝却只是笑笑,让人猜不出他的任何心思。

那些交给胤禛的事物如往常一样,繁多却不涉及切实利益,看上去,四阿哥胤禛深受康熙帝重用。

在别的皇子或被囚禁,或被贬庶的情况下,唯独四阿哥胤禛在朝堂上风生水起,接受了康熙帝众多的任务委派。

众朝臣在心里纷纷有了底,只想着与四阿哥结交,多次派出派帖想要与胤禛一同小酌,然而四阿哥府邸的门除了那些僧人,却是谁也进不去。

“你们总以为我胜券在握,却不知皇阿玛何等人物,若想予之,便先取之。他依旧还在防备我,甚至将我当成靶子。表面上受器重,然而真正的政务皇阿玛却从未让我接触半分。”

胤禛握着手中的茶盏,刚泡出的新鲜龙井些许滚烫,然而他却像丝毫不察,他一向喜欢用这些不舒适来让自己保持清醒。

“倒也不用露出这样一副表情,于我而言,能做个闲散亲王,不时能够潜心向佛,便也足够了。那些够不着的东西,我从未想过。”

胤禛话语一落,府里的谋臣都有些诧异,心里暗暗揣测自家主子是否因为连续以来的打击,而意志消沉,就连向来的宏伟志向都被消磨。

然而胤禛却只是淡定饮茶,任由龙井的香气在脾肺中散开,他点点头不由夸赞道,“真是好茶。”

眼角却不由瞥向他府中一名专门负责沏茶的小太监,听说沏茶的手艺高超无比,因此皇阿玛特地赏给他,让他也能品尝到好茶之味。

胤禛心中微微一笑,他知道,过不了多久,今日他所说之话,便会一字不差地传到皇阿玛耳里,正如从前千百次一样,只要在他府里发生之事,若不是他有心避之,全都逃不过皇阿玛的耳目。

果不其然,只不过片刻,那些话便立即传到了康熙帝耳里,像是有些诧异,却又像有些了然。

“老四当真这么说?”康熙帝问道。

手下恭敬地点点头,“自当如此,看样子,四皇子当真无心,值得信任。”

然而康熙帝却忍不住嗤笑一声,手下被圣上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慌,却不知为何。

康熙帝看向他,“你倒这些年只长年纪,老四倒是比你深沉多了。”

而后,他深深地看向远方,让人看不清他眼中的情绪,“或许他就是太聪明,这些话是他特地让我听到的。”

手下一愣,震惊不已,他似乎从未想过这种可能,若是四阿哥早知道皇上派了人在他府邸监视他,反过来利用这一点,这样的人,心思何其缜密,又何其……可怕。

康熙帝继续说道,“但愿朕可以相信他。”

毕竟他身边着实……没有人可用了。

这期间,四阿哥府上又发生了一件事。

那便是四阿哥在接触了许多佛学僧人之后,莫名生出了想要进寺庙的念头,听说四福晋听闻此事大哭了一场,连娘家都被惊动。

四阿哥岳家的人轮番出动,想要对胤禛进行相劝,然而胤禛露出的坚定决心却让众人别无他法。

一个好好的阿哥,放着皇子之尊位不做,倒是想要出家。

如此荒唐之事,自然引起了不少风波,任众人如何议论纷纷,四阿哥胤禛不改心意,连请旨的折子都递到了康熙帝手上。

这回,康熙帝算是彻底震惊了,他当然不可能任由胤禛出家,因此驳回了胤禛的折子,甚至给出了一番建议。

“若是四阿哥当真如此诚心向佛,亦不必亲身入寺庙,只需寻个符合眼缘的,替你做此事,替僧的事情自古便有。如此既算是成全了你的心愿,四福晋亦不至于每个盼头。”

当宫里的太监来到四阿哥府邸,将这番康熙帝的原话转述给四阿哥胤禛时,胤禛不动声色。

“皇阿玛当真如此说?”

太监对他使使眼色,“千真万确,四阿哥您可千万不能再生出此番想法了,毕竟皇上他说,大清的朝廷是如此需要您。”

大清的朝廷需要你,朕亦需要你。

胤禛难得的露出了笑意,向来冰冷的面庞中被这笑意浸染,无端生风,让人这才注意到原来四皇子笑起来竟是这番动人心魄的模样。

“那便多谢公公了。”胤禛如此回道。

却也知,他闹这么一番,以退为进,不管皇阿玛是否真心相信,他想要的却是得到了,因为皇阿玛不得不开始全心重用他。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果不其然,康熙帝开始交给他更多重要的政事,无论是巡幸还是祭祖,皆派胤禛代理行事,给足了胤禛历练的机会。

其中,更是有两件事奠定了胤禛在康熙帝心中的位置,让他开始认真考虑,将大宝之位交给四阿哥胤禛的可能性。

这第一件,便是棘手的科举舞弊案。

在乡试发榜之后,众多江南考生惊觉,此次科举存在不公之事。那些有潜力的考生名落孙山,而出身财权之家的王子公孙却得到了让人意外的好成绩。

文人无甚可用,只能用手中的笔做武器。

越来越多讨伐的帖子开始传播,更有考生编了许多民谣,来嘲讽此事。

“我看我们也不必将孔老的雕像买回家,全都替换成财神便可,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嘛。”一考生讽道。

“是这个理,不止雕像,就连孔庙也换成财神庙好了,只拜财神便可保佑加官进爵,至于寒窗苦读,不过一个笑话罢了。”

更有学子与考生开始绝食,进行抗议。他们或坐于官府,或伏于闹市,诉求便是重新彻查此次科举考试。

一时之间,此案件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申请彻底调查的民意越发大,颇有朝廷不给出回应,便是寒天下学子之心的舆论趋势。

一收到奏折,康熙帝便急火攻心,不慎病倒,然而此事迫在眉睫,丝毫耽搁不得。朝廷每迟一步做出回应,便越失众多学子的心。

于是,康熙帝将此事交托给四阿哥胤禛。

“此事兹事体大,务必办得齐全。”康熙帝嘱咐胤禛,眼神中有太多复杂的情感。

胤禛装作看不懂,只是堪堪接过,“皇阿玛身体为重,此事交给儿臣,必不辱使命。”

整治科举舞弊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涉及人员众多,光是考官就牵涉多层。

事情真相倒是并不复杂,很容易调查清楚,是负责阅卷的考官私自收受贿赂,评分不公。

然而,难得却是此事的处理,这也是康熙帝深深看他一眼的原因。

朝廷积弊已久,就连国库都已亏空许久。然而朝廷各方势力牵涉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天子有心整治,却也因为世家宗亲的阻力而无从下手。

康熙帝操劳一生,自问兢兢业业治国,心系天下百姓,然而他却是一个非常重名声的人,若是由他出手整治旧臣与宗亲,要承受的舆论压力可想可知。

于是,他明知问题所在,但却选择了躲懒,康熙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方面已经不允许他大刀斧阔地进行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则是康熙帝的私心,他不愿晚年之时,徒遭重臣怨怼。

于是,他将这个烂摊子交给了胤禛,不仅是一种推脱,更是一场考验。

所幸,胤禛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皇子,与八阿哥胤禩的委婉不同,胤禛向来是直接的,激进的,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亦不会考虑人情。

他先是亲自前往考生聚集抗议之处,承诺他定会彻查此事,绝不徇私,还众学子一个公道。

他的语气诚恳,脸上的表情更是公正严明,给人以信赖之感。

然而那些学子正在气头之上,彼时又经历了上告无果,官官相护的情况,对于胤禛的前来是有怨气的。无论他说得多么好听,这些学子只觉得他在打官腔,唯恐他敷衍。

“殿下,听说那考官里有你岳家的姻亲,不知可有此事?”一名考生站了出来,他已一无所有,没有什么能够再失去的,就算豁出这条命,他也一定要为自己,为万千平民学子问出这句话。

胤禛直直地看着他,眼神里似是审视,那名考生被他看得有些惧怕,然而却一步不肯退,“被我戳中了吧,难不成众目睽睽之下,你要灭我口。”

胤禛却忽地笑了,“不会,我很感谢你能提出这个疑问,才给了我当众解释的机会。”

而后,胤禛转身朝着众学子说道,“他说得没错,那考官却是我岳丈的姻亲,然而这非但不会成为我包庇他的理由,反倒会让我更加严厉地彻查此事。因为我不能容许这样的人在我岳家身边。”

胤禛信誓旦旦,为了赢得众学子的信赖,他下足了力气,无论是话语间的停顿,还是说话的语气,都精心地有所设计,只为了让他们相信自己。

“诸位若能给我一丝信任,我便会证明给大家看,我承诺,不出三日,我便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不出三日?这怎么可能?”众人都忍不住议论起来,心中似是疑惑,更多的却是生出了一股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希望。

这位皇子如此信誓旦旦,甚至扬言三日便要给我们交代,或许他真的有本事也说不定,与其这样继续闹下去,平白耽误学业,不若倒选择相信他一次。

或许他真的能给我们一个交代,或许他值得信任,不会徇私枉法,足够肃清这场考试里的龌蹉。

自此,有了当朝皇子的亲口承诺,聚集游行的学子考生退散不少,朝廷的舆论压力也得到缓解,只等着胤禛彻查真相后的宣判。

而胤禛的铁腕手段便体现在此处,事实调查清楚之后,此次科举考试确实存在舞弊不公正的情况。

首当其冲的,胤禛便拿了他岳家的那位姻亲开刀,直接将他判了死刑。

此举一出,众朝臣瞠目结舌,与这场科举有关的官员更是人人自危。

先前他们还抱有一些侥幸,或许能将收受的贿赂,送到四阿哥府邸当做孝敬,以求四阿哥放他们一条生路。

然而每等他们有所行动,四阿哥的手下便已经率先到了他们府邸,将那些赃款收缴了个彻底。

当那些收受贿赂的官员跪在地下求饶之时,擡头能看见的便只有胤禛刚正不阿的影子,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若是换了别人做这差事,他们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可换了眼前这位铁面,他们已是死到临头。

一场科举舞弊之案,以胤禛的铁腕手段告终,参与此案并贪污受贿的官员无一遗漏,皆受到了整治。

而那些买官的财权之子,所得到的官位悉数奉还,并被勒令世代不得参加科举。

听着胤禛的报告,康熙帝愈发赞许地看向他,“你做的很好。”

未说出口的心里话,甚至是,你做得比朕还要好。

胤禛此举还了江南考生一个公道,却也将朝中权贵得罪了个遍,朝臣对他从之前的奉承变成了多有针对。

然而胤禛却丝毫未受困扰,因为他乘胜追击,做了一件更大更得罪人的事。

“主子,你真要接下皇上派给您的填补国库的差事?”手下的谋臣已经急成了一锅粥。

再如此下去,只怕主子在朝堂行事举步维艰。

胤禛却自顾自地点点头,“既已得罪,不若得罪个遍。得罪一个,与得罪一群又有什么区别。”

他转过身来看着他的手下,“更何况,这些积弊不加以整治,将来只会祸患无穷。”

他已想到以后,想得如此深远。彼时在胤禛的眼里,看不到恐惧与迟疑,而是对未来的笃定与势在必得。

他不是在为皇阿玛肃清朝堂,而是在为将来的自己,在做铺垫。

若将来他继位,这便是在为自己提前扫清障碍。

胤禛目标明确,坚定无比。

他眼中的野心似熊熊烈火,让胤禛更加壮志勃勃。

胤禛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朝臣人心惶惶,大清国库空虚已久,然而这亏空却不是因为救灾救民之事,而是因为朝臣的腐败,将国银偷天换日据为己有。

康熙帝未尝不知道此事,然而晚年的他只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交托于胤禛此事不过是没有抱希望的尝试。

然而胤禛刚彻查科举舞弊之案,心里打定主意要乘胜追击,他深知此亏空不在民,却在官,于是第一个挑得便是朝重臣下手。

口说无凭,胤禛自然是有备而来,他没有将那些提前收集到的证据公之于众,而是选择了一对一私谈。

胤禛前往有受贿的官员府中,将手中的证据在他面前摊开,意思便是证据我也有,在朝堂中当众整治你,我亦能做到,但看在你是老臣的份上,给你这个面子,你私下将银两补足便不与你计较。

因为科举之事整治在前,众朝臣都见过胤禛的手段,他连岳丈家的姻亲都不留情面,更何况只是旧臣的自己。

于是,大多官员选择及时上缴钱银,纵使心疼,可到底还是命重要。

当然,亦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乖乖配合,四阿哥胤禛仅为亲王,并不是储君,就算再亲力亲为为皇上做事,可总也是个有名无分的。

朝廷格局不日便变化莫测,何须卖他一个皇子面子,只要剩下的众人联合起来,坚决不缴纳,难道他胤禛能将朝臣全都杀光吗?

这可不是像科举案里,受贿的仅仅几个考官,而是大半个朝廷官员都或多或少地中饱私囊,亏空国银过。

他们赌得便是胤禛不敢动他们全部人。

胤禛听到手下焦急地禀告此事时,却不由地嗤笑一声。

手下慌张无比,“主子,若是他们当真联合起来,这差事便愈发难办了,纵使我们能杀鸡儆猴,可要是整治了如此多的官员,别说朝臣有意见,皇上他也不愿看到如此动荡的局面。”

然而胤禛淡定如斯,“慌什么?结不结得成联盟还说不准呢。一群有贪欲的人,现如今因为自保结盟,光是利益就吵不清楚。他们能为利益贪赃枉法,便也能为了利益……背盟败约。”

手下瞬间愕然,心里不由生出对胤禛的无穷敬佩。

是啊,一群对钱财趋之若鹜的人,选择逐个击破便是,这联盟怕是结不成了。

胤禛依旧选择私谈,得到结盟成员的名单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先是选择那些受贿并不多的官员进行恩威并施,若是他们愿意放弃联盟,他们所贪污的那些国银,便可不上缴。

此话一出,那他们还有什么结盟的道理,于是瞬间喜笑颜开,纷纷对胤禛千恩万谢。

一时之间,发起联盟的官员便发觉,要退出的官员越来越多,他们这个联盟丝毫不再牢靠,岌岌可危。

到这时,联盟势力愈发瓦解的此时,胤禛终于拿出证据公之于众,将那些贪污大头的官员罚了个遍,不仅要将先前贪污的国银上缴,甚至让他们补缴数额的罚款。

不缴还不知道,一上缴才发现,原来这些年来,他们已然敛财至此,上缴的贪污财银足够填满大半个国库。

胤禛愤怒无比,在请示过康熙帝后,杀鸡儆猴,将额度特别大的官员严惩不贷,并制定了愈加严格的律法,以防日后有官员再行贪枉之事。

另一头,胤禛更是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打仗和救灾,两项巨大的支出皆出自国库,如今虽缴获这些官员的赃款,可国库依旧亏空。

胤禛苦思冥想,选择另辟新径,扶持商贾。

商人自古的地位便低下无比,然而他们手中的钱财却数不胜数。

一个需要地位,一个需要钱财,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于是,胤禛大刀阔斧,承诺商贾,对他们进行扶持,减少商税,简化商业买卖的手续,也支持商人之子入朝做官,而条件便是他们手中的钱银,捐献一部分给朝廷。

这是一个大胆无比的决定,几乎颠覆根植于心的观念,然而,却也是一项实用无比的明智决定,至少为当前的大清解决了一大危机。

康熙帝生病的次数越来越多,生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胤禛每次见他,每次向他汇报政事时,都能愈发感觉到他的虚弱。

康熙帝自个或许也感觉到了,在他每次夸奖胤禛任务完成得优异之后,他总是免不了感慨一番,“老四,你皇阿玛着实老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活头?”

胤禛当然竭力安慰,“皇阿玛正值壮年,何出此言,定然长命百岁,福寿延年。”

康熙帝不说话,只是看着远方。

他们此刻在城墙之上,放眼放去,是绵延的大清国土,是远方百姓的繁华叫卖,是他治理下的国泰民安。

只是不知道还有几年?

他还能为大清做几年事?他的皇子们,又是否能守得住这份他殚精竭虑付出心血的祖业?

胤禛扶着康熙帝,眼神里亦是复杂无比,他不知道在他做了这么多事,为皇阿玛完成了这么多任务之后,是否能赢得他巨大的信任与认可,是否足够放心,将他的心血交给他。

康熙帝收回看向远方的眼神,城墙下传来马蹄声,这倒是提醒了他。

康熙帝转过头看向胤禛,脸上是无限的柔情与笑意,“朕老了,可是这大清还有十四,不知道他的仗打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快回来了?”

他状似无意的一番话,却引得胤禛全身血都冷下来,整个人如坠冰窟。

十四快回来了,那他算什么?

这些日子里,他所做的事又算什么?

皇阿玛是否有将他胤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过?

胤禛的嘴角微微向下,尽管极力克制着,却无法做到,像从前那样很好地隐藏着。

胤禛看向眼前大病一场,虚弱无比的康熙帝,自己似乎没有什么耐心了。

他……似乎等不及了。

另一头,依旧是被囚于府邸的八阿哥胤禩,自从毙鹰之事,连俸银都被停了之后,便不得不为府上所有人的生计而奔波发愁。

小九和小十想要接济他,却唯恐让胤禩觉得难堪,只得背着胤禩偷偷往他府上补贴一番,然而却也只是杯水车薪。

喻宁亦提出将自己的嫁妆变卖一番,多少能补贴家用,然而胤禩却是说什么都不允许。

“夫君,府里大多都是皇家之物,无法变卖,但嫁妆是我带过来的,如若变卖倒不算违背规矩,你看如何?”知道府里的焦灼困境,喻宁说什么都无法坐视不理。

尽管那是外祖留给她的东西,但只要能帮到胤禩,她便什么也舍得。

然而胤禩却只是握着喻宁的手,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会想别的办法,那些东西对你来说很重要。”

而你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

所以,胤禩不愿做出让喻宁牺牲之事。

他心中已有了打算,既然无法开支,那便只能节流。他将最后剩下的一笔钱分给了府中的下人,又用自己的人脉为他们寻了个去处,至少不至于再在自己府上挨饿。

没必要,牵连他们同自己一起受累。

然而,那些下属却不愿走。

胤禩想要让他们离开,过更好的日子是情分,他们想要不计报酬地留下,却也是情分。

“主子,别赶我们走,您对我们有恩,若不是当初您将我们带回府邸,我们怕是早已饿死。我们这条命都是您给的,又怎么能在此时离去?”下属一个个泣涕涟涟,但意志坚决,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开。

胤禩心中不可谓不动容,却也自愧自己何德何能,得到如此多的信任,他便愈发激励自己振作起来。

处境虽不堪至此,可至少身边的人从未选择背弃,他更应该倾尽全力,护好他们。

……

近日,八阿哥府邸的人皆被嘲笑,听说八阿哥胤禩被停了俸禄,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府里的人出门穿得也朴素无比,丝毫没有皇子家丁的模样。

又有传闻,八阿哥胤禩近来开始做生意,做的更是引人发笑的生意。一个尊贵的皇子居然跑去做香料与脂粉了,处境竟不堪至此。

“哎,真是可悲可叹,想来从前那八皇子也算是人中龙凤,倒如今竟落得如此田地,既然都已走上卖脂粉的道路,为何不向皇上求饶?”一人议论道。

另一个人跟着摇头,“你以为他不想去吗?怕是皇上厌弃他至此,连见他一面也不愿意,他想要服软也没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捡了疯批反派后,炮灰总想自救免费阅读 吞噬星空:图鉴免费阅读 银河下热吻免费阅读 继承公司后艺人全是顶流免费阅读 第一游戏设计师[星际]免费阅读 知名咸鱼穿成顶流亲妈免费阅读 清穿之咸鱼八阿哥免费阅读 初恋男神,傲又甜!免费阅读 凤鸣龙吟连山决免费阅读 我破案,夫君谋反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