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0章 黄家村,阴阳一气聚阴地(1/2)
湘西赶尸三大家,在江湖上的名声虽然不如九门那么显赫,不过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恶劣,加上行事神秘,很少为外人所知。
他们的整体实力非常强大,在湘西一带有着赫赫威名。
对于这三个神秘的家族,随着他们对长生动手,三大家族的实力,第一次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
单论个体实力而言,三大家别说和长生比了,就算和被长生灭了的孙家,打残的李家和红家,都有着一定的差距。
不过三家的精英弟子,都是赶尸的好手。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一个僵尸,与长生的人发生冲突后,都是一人一尸齐上阵。
也就是长生这个势力,和土夫子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付僵尸粽子这些邪祟,有着应对经验。
不然一般的势力面对僵尸群的袭击,根本无法坚持下去。
三大家族的赶尸能力一绝,但他们也有缺点。僵尸是昼伏夜出的邪祟,在白天无法出来。
这就给了长生机会,白天长生对三家发起进攻,晚上三家对长生发起进攻。
一天之间,双方攻守轮换,打的不亦乐乎。
整体来说,长生在这场战斗中处于下风。
赶尸三大家的僵尸属于消耗品,在僵尸受伤后,依旧能够发挥出可观的战斗力。
僵尸不会感到疼痛,不会感到恐惧,身体坚硬如铁,防御力惊人,即使被手枪击中,也不会有问题。
操纵这样的怪物,每一个三大家族的精英成员都实力惊人。
最关键的一点,是三大家族的精英成员非常的苟,他们很少正面出现在战场上,而是操纵僵尸出战,自已则是阴恻恻的躲在暗中。
即使僵尸被击杀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他们只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就能从家族的备用僵尸群里,挑选一个僵尸,恢复战斗力。
可以说,在持久作战方面,三大家族具备很大的优势。
随着战局的发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长生的实力弱于三大家。
要是继续这么战斗下去,三大家必然可以覆灭长生。
就在众多势力的人为长生这个神秘的势力即将覆灭而感到惋惜时,长生和三大家的战斗在悄无声息间逐渐发生了逆转。
湘西,一处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有人说在这里的粽子数量,是华夏其他地方的总和。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湘西的粽子多到了何种的地步。
黄家村,一个靠近山林的偏僻村庄。
这里地处偏僻,多毒虫猛兽。距离城市非常远,即使是坐车也要将近一天的时间。
黄家村虽然地理位置不好,不过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数量很多,足有上千人。
这些人全部都是黄姓,生活在这里不短的时间。
黄家村之所以能够容纳上千人,靠的不是进山打猎,也不是种植庄稼,而是靠着一条有着十几米宽,直通城里的大马路。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这条宽敞的大马路,是黄家人出资建造的。马路的三分之二,是与政府合作,可以让所有人在上面行驶。
剩余的三分之一,属于黄家的私人马路,有着专门的人员把守,禁止外人进入。
正是靠着这条马路,黄家村始终和外界有着顺畅的联系。黄家村的大多数物资,也都是靠着这条马路,从外界开车运进来的。
黄家的私人马路旁,今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个身穿黑袍,看不清面容的男子,在马路旁的丛林中,快速朝着黄家村靠近。
黑袍人的动作很快,在黑暗中如同一个幽灵,悄无声息间消失在原地,下一次出现已经远在几十米外。
在确定无法进入到地宫后,苏诚和胡八一几人离开了古潼京,回到了沙地上。
上来后四人没有看到吴邪、黎簇、王盟三人,主身在发现长生陷入到危险后,立即让分身离开了古潼京。
至于胡八一几人,则是跟着苏诚一起离开了。不过他们没有彻底离开,而是在丹巴吉林沙漠附近找了一处旅馆,暂时住了下来。
等待着下一次进入到古潼京,领略地宫的风情。
苏诚的分身则是离开了丹巴吉林,随后他的主身瞬移到了分身面前,把分身收入体内后,重新分出去了一个分身。
这个分身不同于分身苏白,苏白除了一个天眼异能外,也就是身体素质比起普通人强出了一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这个分身不同,继承了主身不少的异能。其目的,就是要借助这具分身,灭了黄、输、舍三家。
长生是苏诚创建出来的势力,为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长生被人覆灭,出手救援是必然的。
宿主:苏诚
力量:422
敏捷:423
体质:422
精神:423
智力:1923
能量:19230
天道权柄:统御、遁
血脉:炎黄血脉(某种更为强大血脉的前置血脉)
天赋:剑道独尊(30)肉神合一
异能:分身、隐身、念力、天眼、心灵感应,金木水火土,领域空间、瞬移、雷霆、寒冰
技能:超凡战斗(圆满),抱丹术(十倍力量),阴阳风水秘术(圆满),五行风水术(圆满)枪械精通(圆满
20)奇门遁甲(大成/15)丹方(意志丹、解毒丹、血脉丹,辟谷丹、灵犀丹.......)
武技:爆拳(点到为止)八倍力量五行灭绝
技能点:205
自由属性点:0
储物空间:252立方米
这是苏诚三年前的个人面板,后来他耗费了三十点技能点,把剑道独尊天赋提升到了剑神无双,又耗费了五十点技能点,把剑神无双提升到了剑道永恒。
他的剑道天赋,至此提升到了顶级。
接着他耗费二十点技能点数,把枪械精通提升到了圆满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