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来了几个捣乱的?(1/2)
考虑到可能受到的空袭,他还在修建住宅和建筑的同时,也修建了配套的防空洞。
这些防空洞距离地面有5米深,还有一米厚的混凝土保护层,只要不是500公斤以上的航空炸弹,对防空洞就不会有影响。
那个时候的鬼子轰炸机,因为载弹量有限,对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轰炸时,大部分的时候携带的都是25公斤又或者50公斤的小炸弹,像那种250公斤和500公斤的大炸弹是很少携带的。
即便是这种小型的炸弹,因为八路军防空武器的缺乏,小鬼子的每次轰炸都会给太行山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不过他杜子腾的太平寨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有了防空连的存在,只要小鬼子的飞机敢来,这里就是他们的坟场。
对空射击不同于普通的射击,它需要计算弹道,测算飞机的轨迹,计算提前量,所以防空连的战士需要肚子里有墨水。
那个时候的中国,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大部分有文化的人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有文化的人真心不多。
为了凑齐防空连这100名士兵,杜子腾也是在官道上蹲了好几天,才将他们招满。
防空连成立以后,杜子腾就开始带领他们开展防空训练。
虽然杜子腾没有操纵高射机枪击落飞机的经验,但是谁叫他有外挂呢,人民军队的“54式高射机枪操作手册”人手一本。
这54式的前身就是老毛子的德卡夫高射机枪,有了详实的操作手册,防空连的战士们学习起来就快多了。
对于刚刚成立的防空连来说,仅仅有教材是不够的,还要有实战才行。
为了让防空连更快的熟悉高射机枪的操作,他又购置了遥控无人机,让他们进行对空训练。
打无人机可比打真飞机难打多了,在对空瞄准镜里面,它就是一个小黑点。
虽然无人机比较小,不容易瞄准,也不容易被击中,但是熟能生巧这是没错的。
参照人民军队的配置,杜子腾给每一挺高射机枪配置了4人小组。
一个正射手,一个副射手兼瞭望手,一个弹药手,一个后勤支援。
那个时候的国人战斗意志特别高,对小鬼子的侵略有着切肤之痛,所以他们的训练非常的刻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弹训练,已经有数架无人机被他们发射的曳光弹摧毁。
也就是说,防空连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空防御的能力。
德卡夫高射机枪发射12.7毫米口径的穿甲曳光弹时,最大射击高度可以达到2500米。
在当时的中国,因为中国军队缺乏防空武器,小鬼子的飞机经常超低空轰炸,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轰炸的命中率。
可是有了德卡夫高射机枪,小鬼子的飞机就只能在3000高空投掷炸弹。
这样的话,炸弹的命中率就会大大降低,即便落在太平寨,也很难炸中它预先设定的目标。
就在杜子腾为即将到来的日军报复做准备的时候,从合涧镇通往晋省的官道上,来了几个穿着黑色长袍马褂,贼眉鼠眼的年轻人。
他们的后背都背着包裹,腰间鼓鼓的,一边走一边咬着小耳朵。
和官道上其他面黄肌瘦的饥民相比,这几个人脸色红润,身体壮实,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四处乱转,一看就不像好人,看起来像是走江湖的混子。
没走多远,他们就看见前面的官道上,突然变得拥挤起来,原先畅通的官道居然走不动了。
他们抬头一看,原来在前面官道的一块平地上,立着一块巨大的“招工”旗帜。
在旗帜的知道,这里面一定是炖了肉。
和所有经过的人一样,他们也被这浓郁的肉香给吸引住了,喉咙里面开始冒酸水。
他们仗着自已有力气,奋力的挤到了铁锅前面。
在热气腾腾的大铁锅旁边,一个大师傅正拿着碗给一群排队的人打牛肉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