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太行山的杜家庄(2/2)
这样既可以坐人,又可以运东西,太平寨的出行也会变得更加方便。
你别看太平寨外面地势险峻,想找一块平地都难,但是在太平寨的主寨区,里面还是蛮平坦的。
这里除了南面地形稍微陡峭一点,其他地方都是平地,不是杂草丛生的草原就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主寨区面积有将近20平方公里,长5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就像一个长方形的城堡。
如果仅仅是居住的话,这里就是住上十万人,都不是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这里位置偏僻,又地处深山,加上其险峻的地形,是乱世之中绝佳的避难所。
从那栋历史悠久的关帝庙就可以看出,估计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人像他们一样,为了躲避战乱,来这里隐居。
这里不但有大片曾经开发的土地,还有成片荒芜的农田,估计就是以前在这里居住过的先民留下来的。
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在这片荒芜的农田里面,他居然发现了大片的水塘,里面还有鱼儿在游动。
在这个大旱灾的年代,再没有比水源更宝贵的东西了。
顺着农田的流水,杜子腾找到了位于太平寨深处的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掩映在一片苍翠的森林之中,在这里,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树。
这些古树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树干特别粗大,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树干直冲云霄,估计有十几米高。
湖泊虽然不是很大,也就一千多平米的水面,但是水很深,绿茵茵的看着有点吓人,里面还能看到有鱼儿在游动。
看着眼前的这个湖泊,杜子腾很是高兴。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有了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会有希望。
这里有山有水有农田,即便是他没有金手指,也能靠着这里的资源活下去。
这么美丽的地方,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
也不知道这过山风是怎么混的,这么好的地方,居然不会利用起来,白瞎了这么好的资源。
现在,他杜子腾来了,他一定要把这里建设好,让这里成为太行山最耀眼的地方。
不过搞生产建设也是需要人才的,太平寨现在是百废待兴,不但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无论是建房子,种田地,搞养殖,还是开加工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所以杜子腾一打下太平寨,就安排杜五魁去山外面招人。
大灾之年唯一好处就是招人方便,每天从太行山脚下经过的逃难人群络绎不绝,根本不用担心招不到人。
因为今年豫省大旱,再加上小鬼子的压榨,导致沦陷区民不聊生,百姓不堪其苦,都在向西北方向的国统区逃亡。
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活下去。
杜五魁上午下山出去了一趟,下午就给他带回来了一百多号人。
这些人大都是附近逃难的农民,一个个饿的跟皮包骨似的,面黄肌瘦,走路都在打转,感觉风一吹就会倒,看着都让人揪心。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杜五魁只是在路口熬了一大锅疙瘩汤,就把这些人给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