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匪乱(1/2)
几天后,杜子腾带着他们来到了十几里外的一个山坳里,这里就是杜子腾为护卫队设立的临时靶场。
“实弹射击,现在开始!”
16个人,分成两队,一队监督,一队趴在地上进行射击训练,打完5发子弹再换人继续。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步枪强大的后坐力,很多人的射击都跑靶了,子弹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也只有曾经参加过军事训练的杜五魁,勉强打了几个七环,连九环都没有一个。
没办法,这些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他们的蜕变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时候,他和杜五魁就成了军事教官,一个个耐心的教他们。
在两个人的耐心教导下,几个小时以后,护卫队的实弹射击终于有了显著的进步。
虽然还是会有人脱靶,但是最起码大部分的护卫队员都已经能够打中靶子了。
仅仅是这个简单的进步,就消耗了近500发子弹,人均30发左右,让杜五魁心疼不已。
“少爷,现在子弹金贵,就是国军的正规部队,都没有他们打的多,要不还是算了吧,我们用空枪练习就行”。
彼时的中国,因为技术落后,子弹的产量十分有限,大部分都需要进口。
因为子弹精贵,就连当时的政府军,实弹训练的机会都很少,这也是当时中国军队伤亡大的原因之一。
可是即便如此,当时的政府军依然还是舍不得给新兵提供大规模实弹射击的机会。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子弹比人贵,所以他们宁愿拿人命来填,也不愿耗费精贵的子弹来练习。
对杜五魁的建议,杜子腾还是拒绝了。
他看着硝烟四起的射击场,幽幽的说道:
“正是因为国军的士兵缺乏实弹训练,才会在战场上白白丢了性命,不要心疼钱,只要大家以后都练成神枪手,少爷我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
杜五魁曾经去过军营,知道当时国军的很多新兵实弹射击不会超过十发子弹,有的甚至连实弹射击都没有进行过,就被拉上了战场。
这些没有实弹射击经验的新兵在面对实弹射击经验丰富的小鬼子时,自然就落了下风,很多新兵一上战场就当了炮灰。
任谁都知道,只有经过子弹喂出来的兵,才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活的越久。
虽然他们护卫队不一定会上战场,但是以今年的形式,大规模的匪盗很快就会出现,如果护卫队战斗力不行,杜家就会沦为这些匪盗的盘中餐。
看着弹药箱里面不断减少的子弹,杜五魁红着眼睛吼道:
“弟兄们,现在时局混乱,世道艰难,少爷花这么多钱给我们买装备,买子弹,谁要是训练偷懒,偷奸耍滑,老子第一个饶不了他”。
他举起手,高声喊道:“刻苦训练,保卫杜家”。
“刻苦训练,保护杜家!”
在一阵口号声中,护卫队手中的步枪开始不断的轰鸣。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到10月份的时候,这支16人的杜家庄护卫队已经消耗了近5000发子弹,人均300多发。
这样的实弹训练,可以说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新兵。
也就是杜子腾有系统在支撑,要换了其他人,早就破产了。
这样的投入没有白费,护卫队的射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再也没有脱靶的现象发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