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写在小说前面的话(2/2)
可尽管这样,老天爷还是不放过苦难的国人,一场更大的灾难向神州大地袭来。
从1941年冬天开始,神州大陆开始变得干旱少雨,尤其是本就干旱的北方,很多地方滴雨未下,那个时候很多人就知道,1942年的日子不会好过。
果然,到了1942年初春,干旱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善,河流断流,田地干枯,赤地千里。
这场持续的干旱造成中原地区大面积小麦绝收,百姓颗粒无收,豫省数千万人受灾,饥饿的阴影开始笼罩中原大地。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开始了!
伴随着干旱而来的,还有蝗灾和疫病。
因为高温少雨,蝗虫泛滥成灾,它们漫天飞舞,铺天盖地,所到之处,无论是庄稼还是树木,都成为了蝗虫的食物。
因为庄稼绝收,整个豫省都成了灾区,很多村庄十室九空。
里面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外出乞讨了。
都说故土难离,对于有着乡土情结的国人来说,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们又怎会舍得离开自已的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环境。
因为他们知道,呆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他们的离开,就是为了卑微的活下去,仅此而已。
逃荒,成了那个年代很多人的选择。
如果在那个时候,有飞机从中原大地飞过,就会发现,在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地,全是扶老携幼外出乞讨的人流。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故土难离,选择留了下来。
这些留下来的人为了生存,放弃了自尊,吃树皮,啃草根,吃观音土,就连天上掉下来的鸟粪,他们也甘之若饴。
在一些饥荒比较严重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人市”。
你都难以想象,在这里,人就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铁笼里。
而在旁边的屠宰台上,还摆着血淋淋的肉条。
在这里,人性被彻底的颠覆,原始的兽性暴露无遗,人,也成了商品。
也许有人会说,那么大的灾害,为什么当时的政府不管呀。
当时正值抗战,执政的国民党政府为了掩饰真相,维护自已的颜面,不但对此装聋作哑,还下令封锁消息,禁止媒体记者进入灾区采访报道。
他们为了防止消息泄露,还派军队封锁灾区边境,禁止灾民外逃。
不但如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养活数十万驻守豫省的国民党士兵,不但不救灾,还向豫省下达了征收500万担军粮的命令。
这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生存,无数人开始了逃亡。
干旱,蝗灾,疫病,饥荒,再加上国民政府的疯狂剥削,让中原大地哀嚎遍地,尸体堆积如山。
从1942年到1943年,整个豫省3000万人口,就缩减为不到1500万。
有些地方甚至是整个乡镇全都消失,数十里不见人烟,只有野狗出没。
直到后来,一位外国记者叫白修德的进入豫省灾区,发现这里尸横遍野,饿殍遍地,他非常震惊,于是找到当时的豫省国民政府,希望他们拿出资金救灾。
而当时的豫省国民政府官员却狡辩说白修德看到的仅仅是个例,其他地方还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不让白修德将灾区实情公之于众,他们不但给白修德送去厚礼,还设宴款待他,宴席的奢侈让这位美丽国记者也是瞠目结舌。
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宴席不但有酒有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应俱全,与那些灾民啃树皮,吃草根形成鲜明的对比。
白修德对当时的政府腐败行为异常愤慨。
他不由的感叹道:“天哪,这样的国民政府,怎么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愿上帝保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