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李承乾的画(1/2)
画作在心理学中被作为一种视觉表达形式,常常被视为创作者内心世界的镜像。
心理学中的“艺术治疗”和“投射理论”认为,作画者在创作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将情感、经历、冲突甚至潜意识,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传递出来。
尤其是李承乾这么大的孩子,尚未完全学会掩饰自我,画作往往更能反映其潜意识。
"若能看看他的画.....
"
楚天青暗自思忖,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李承乾缠着夹板的伤腿上。
少年紧抿的嘴唇和额角的冷汗,无不昭示着疼痛未消。
此时让人作画,确实不合时宜。
可楚天青转念又想,这位历史上最终起兵造反的太子,其内心世界或许就藏在那些未落的笔墨间。
楚天青只觉得心里像有只猫爪在挠,既不忍显得自已无礼,又舍不得这个探查真相的良机。
两种念头在心头撕扯,让他一时有些纠结。
少顷,楚天青不由的摇头叹了口气,转身对李世民道。
"李老歌,说来惭愧,我自幼就痴迷于丹青,但却是没那天赋,最是羡慕令郎这般擅长作画之人。
"
他故意流露出向往之色,余光瞥见少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便继续道:
"待小公子伤势好转后,不知可否让我这个画痴开开眼界?
"
李世民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骄傲的神色,捋须笑道:
"楚老弟既然这么说了,乾儿,你现在就画一幅给先生看看。
"
楚天青见状连忙劝阻:
"李老哥,公子伤势未愈,实在不宜...
"
"诶~
"
李世民不以为然地摆手打断:
"我李家儿郎岂能如此娇气?
"
说着他看了眼强忍疼痛的李承乾,目光中既有父亲的疼惜,又带着帝王的威严:
"更何况,这孩子将来要继承家业,若连这点苦都吃不得,如何担得起重任?
"
李承乾闻言,立即挺直腰背,强撑着道:
"父亲教训的是......”
目睹这一幕,楚天青不由得怔住了。
这场景何其熟悉啊!
记忆中,自已小时候被父母硬拉着在亲戚面前弹吉他的画面突然浮现。
那时的自已也是这样,明明心里百般不情愿,却还要强装笑脸。
即便此时想起来,他还是忍不住一阵尴尬。
楚天青摇了摇头,轻叹一声。
看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身份,大人们总是这样,为了所谓的
"面子
"和
"教养
",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
李世民向楚天青借来笔墨纸砚,整齐地铺在李承乾面前的小几上。
李承乾拿着笔,却迟迟未动,显然是不知道该画些什么。
楚天青见状,上前温声道:
"随意画些喜欢的就好,不必拘束。
"
李承乾轻轻点头,笔尖悬在纸上良久,一滴墨汁
"啪
"地落在雪白的宣纸上,晕开成乌云般的墨渍。
随后,李承乾手腕一沉,浓墨在纸上划出凌厉的折线。
楚天青看着那只孤鹰渐渐成形——它高踞画面正中,双翼半开却未展。
画到鹰眼时,李承乾突然换了支秃笔。楚天青看见他在眼眶处刻意留下空白,使那鹰眼空洞得骇人。
紧接着,他又画到鹰爪,笔锋几乎戳破纸张,三根趾爪如铁钩般深深扣入岩缝。
随后,李承乾换了支羊毫,开始皴擦悬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