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机器的噪音,象征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还早呢)(2/2)
当然,仅限于如今的李乐景。
若是昔日李暮歌送入坟头的那几个不安分的皇嗣成为宗亲,李暮歌估计只会想着怎么弄死对方,不可能生出有宗亲扶持还不错之类的想法。
李乐景见李暮歌没有发火的迹象,终于确定了李暮歌此刻所说句句真心,她直接鼻头一酸,差点儿哭出来。
天知道,她从西北回来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老老实实的母妃,突然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还将她原本有的赏赐给搅黄了之后,内心有多惶恐!
要不是后来好好干活,李暮歌又将长公主的封号封给她,李乐景都要考虑考虑,自己死了之后,去哪块儿坟地埋着了。
她现在死了,皇陵都进不了。
这段时间,李乐景别提有多害怕了,别人不知道李暮歌的手段,她还不知道嘛,她只是不说而已,又不是傻!
现在李暮歌表露出对她的信任,说明悬在她头顶的剑终于被取走了,李乐景终于死里逃生,只是鼻子酸,没嚎啕大哭,已经算她坚强了。
李暮歌也是看出李乐景最近状态太紧绷,怕这位天才皇姐给憋出病来,今日才特意上门来劝解一二。
只有李乐景能享受到李暮歌的心理辅导,因为李乐景是个科研人才。
“朕听说,最近科研司屡屡传出好消息,蒸汽机已经有模样了?”
李乐景没在长宁这两年,有关蒸汽机的研究,几乎停滞了。
在科研领域,天才的重量超乎想象,这个领域完全是看天分和运气,缺一不可。
可见李乐景那几个手下,没有一个拥有如她一般超乎常人的天赋。
这显得李乐景分外珍贵。
李乐景才回来没几个月,中间还有修路以及各种杂事影响,即便如此,停滞接近两年的项目,照旧在她回来后,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年还没到,蒸汽机都要出来了。
“是,理慧幸不辱命,蒸汽机确实已经造出来了,只差一些细节调整,过段时间就能开始使用,不知陛下想先用在哪儿?”
“朕在长宁城外开了一处纺织厂,先用它来纺线织布吧。”
李暮歌早就已经想好了。
历史上,蒸汽机最出名的表现在交通方面,铁轨列车从原本的马拉车,变成了蒸汽火车,以惊人的表现登上了世界舞台。
自此,铁轨铺到何处,人就能到达何处。
听起来很棒,但李暮歌还没有铺设那么长的铁轨,她只是想修个水泥路,都折腾了大半年,要是再用珍贵的铁去铺设铁轨,估计又得接着扯皮。
而且以目前大庄各地的贫困程度,铁轨铺到哪儿,护卫就得跟着到哪儿,不然今天铺好,明天就全被人拆了卖钱去了。
卖钱都是小事,融了造兵器然后造反,那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庄太大了,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火车暂时不适合出现,即便出现,也只能在近处。
李乐景不知道李暮歌短短的时间里,大脑风暴了多少东西,听李暮歌说要先用在纺织上,她立马脑子里浮现出改装的图纸。
并且表示,这几天她加个班,三五天的事件,李暮歌就能看见真正的机器纺织了。
大庄不是没有大型纺车,纺织业发达的江州更是有几层楼高的纺车,利用江水,大型纺车能抵过数十个织娘同时工作。
而且不知疲倦,日夜皆可使用。
因此对于纺织机器的工作效率,李暮歌并不如何期待,选择蒸汽机先带动纺机,主要是象征意义比较浓。
织布是苦活,耕田亦如此,自古以来,辛勤的底层百姓包揽了这两项辛苦至极的工作,耕田织布一辈子,没吃过几口自家的粮食,没穿过一身自己织的布的底层百姓,比比皆是。
水力纺车依靠地利,受限太大,且难以复刻,若是纺织机器能够遍布全国,那就能将解放妇女的劳动力。
迄今为止,大庄收税,还会要求布税,为交税,地里的活儿要干,纺车更不能停。
当家中的纺车停下来时,妇女就有时间外出打工,拿到银钱。
钱才是一切的基础,有了钱,才能有地位,有话语权,才能真正的提高整个社会中所有女子的地位。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提高中上层女子的地位,无法改变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五天后,当李暮歌看见笨重的机器发出呜呜的噪音,带动五台纺车快速织布的景象时,欣慰地笑了。
李乐景暂时只改造了五台纺车,这五台纺车一天织出来的布,比纺织厂三十个织娘一天织出来的布还多一些。
机器的伟力,绝非人力能比拟。
李暮歌听着工业的鸣叫,仿佛看见了新时代的开篇,而与她同时参观蒸汽纺车的人,则被吓得瑟瑟发抖。
更有人无助地捂住嘴,生怕自己害怕的喊出声来。
这是什么怪物?为何无人能自己动弹,还能日夜不停地织布,织得那样快!像是有鬼魂在操作一般!
翌日,当今陛下是天命所归,能御神纵鬼的传闻流传开来。
工业时代还没开始,迷信先给一切罩上了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