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婚事难 做儿媳妇的,再不喜欢……(2/2)
何萍儿耐心劝了几句,眼看婆婆铁了心,便也懒得管了。并且从那以后就暗自打定主意,以后不管婆婆病得有多重,只要没有出言让她请大夫,她就不会去请,省得热脸贴人冷屁股。
白紫烟想要去灵山书院的真正原因,是白家想要让她相看。
大户人家的女子十四五岁相看,十七八岁成亲。可是村里的姑娘十二三岁相看,有些十五岁不到就嫁人了。
白紫烟本就不是白家亲生的孩子,若不是看她往日里和谢承志走得近,且谢承志眼瞅着能前途无量,她早就被白家逼着相看了。
如今谢承志去了外地,他媳妇还不允许白紫烟和她那干娘见面。白家人就觉得,白紫烟别说做谢家的媳妇,怕是做谢承志的妾都有些艰难。
姑娘家的花期就那两年,若不抓紧时间嫁人,剩下的就只能是些歪瓜裂枣。
白家可不想多年的心血白费,这一次无论白紫烟如何哭闹不肯,他们都定下了相看的日子。
日子定下,白紫烟天天往外跑,白家人也没阻止。
若是白紫烟能够得到谢承志承认她的名分,或者是找到一门不错的亲事,白家人也乐见其成。
何萍儿私底下很不喜欢沈宝惜。
尤其谢承志在定亲以后还去找姓沈的,他嘴上没说,心里肯定还惦记着姓沈的。出于某些不好说出口的私心,何萍儿一直有让人打听沈宝惜的消息,虽然没到事无巨细的份上,三两天还是要听一听她的近况。
巧了,白紫烟刚从沈府出去,讨消息的人就来了。
沈府之内被收买的线人自然也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何萍儿的丫鬟。
当何萍儿知道白紫烟跑去沈府求助后,当场气得掀了桌子:“把人给我叫来。”
谢母住在城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儿子不在身边,她还感觉所有的下人都看不起自己,因此,即便是穿金戴银顿顿有荤有素,她也高兴不起来。
伺候她的人想方设法逗她欢心,带着她在园子里转悠,当她看见了干女儿时,顿时眼睛一亮。
“紫烟,你怎么来了?”
白紫烟心中忐忑,总感觉何萍儿找自己没好事,一路上就想着怎么才能让干娘出面护着自己,如今碰上了人,她又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当即上前一步,欢喜地挽住干粮的胳膊,笑盈盈道:“干娘,我好想你。”
谢母笑眯眯看着面前的姑娘,她是真的喜欢干女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想过让干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当然了,她也知道自己家境贫寒,供不起儿子读书,这多半是她的奢望,但不妨碍她喜欢白紫烟。
“我也想你,你怎么来了?”
白紫烟一脸不安:“嫂嫂找我,说是有话要问。可我没做什么……多半是嫂嫂心里又不舒服了。”
谢母叹气:“承志媳妇挺好,就是太小心眼,脾气还大。”
“这是说我吗?”何萍儿站在两人不远处的小道上,听到婆婆在背后这样说她,她都要气笑了:“白紫烟,我只问你,你缺银子为何不来问我借,反而跑去问一个外人?”
谢母惊讶地看着干女儿:“你缺银子花?跟谁借?借多少?”
白紫烟低下头:“我想承志哥了,想去书院找他,可又拿不出来盘缠……”
当着干娘的面,她不愿意撒谎。
何萍儿差点就要气疯了:“你想去找夫君?凭什么?你算什么?我都没去,你好意思去?你不要脸吗?”
白紫烟被问得连连后退。
谢母见状,一把将她扶住,扭头不赞同地看着儿媳妇:“萍儿,你这性子也太急了,紫烟和承志之间只是兄妹之情,她去找自己的哥哥,怎么不行?”
何萍儿呵呵。
“兄妹之情?当我是傻子?”
白紫烟煞白了脸:“干娘,有些事我不太好说,可是白家……爹娘他们要逼着我相看,嫁给镇上的刘屠户做续弦,那刘屠户都四十多了,比我爹年纪还大,就因为他愿意给十二两银子的聘礼,爹娘和哥哥嫂嫂轮番来劝说,好像我不答应,就是不识好歹似的,我是真的受不了了。”
说到后来,已然哭了出来。
何萍儿一脸惊讶,何府富裕,虽然家中儿孙众多,分到每个人头上的银子没多少。
真有人会为了十二两银子就将女儿嫁给老鳏夫吗?
何萍儿身为女子,看到白紫烟哭得这样伤心,心中倒有些不忍:“不就是十二两吗?我给你,你拿了这银子回去堵了你爹娘的嘴,让他们许你婚嫁自由。”
白紫烟哭着摇头:“不行的。白家就是无底洞,胃口特别大,多少银子都填不满。即便是给了他们几十两银子,他们也不会放弃拿我卖钱的想法。因为……因为我不是亲生的,被人丢到路边,他们将我捡了回去,这些年,我真的被养恩压得喘不过来气……恨不能当年就死在那草丛之中。”
何萍儿脸上惊讶的神情更浓了:“捡的?那也好办,我帮你找到你的亲爹娘。”
她如此热心肠,谢母都特别惊奇。
白紫烟苦笑:“怕是找不到。”
“你都没找,怎么知道找不到呢?”何萍儿想了想,“你身上有没有胎记,或者小时候就长了的痣?回头我让人打听一下府城还有附近周边几个村子有谁丢了女儿。”
这和大海捞针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