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23章 民以食为天,推广小麦的必

第23章 民以食为天,推广小麦的必(2/2)

目录
好书推荐: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免费阅读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免费阅读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免费阅读 快穿之圣母在线虐渣免费阅读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免费阅读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免费阅读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免费阅读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免费阅读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免费阅读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免费阅读

“小麦的产量或许比不上水稻,但普遍都可以达到亩产1.7石,甚至更多。”

“且麦麸同样可以用于饲养家畜,必要时未尝不能作为救命的干粮。”

“试想一下,以小麦取代黍、稷,我大唐的北方可以增进多少粮食产量,养活多少百姓”

咯噔!

话音落下。

在场的官吏心中不免有些触动,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命根子。

就像太子殿下李承乾所说,哪怕一亩地能够多产那么几斗,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无异于天大的福音。

“殿下。”

“可”

太子家令赵弘智欲言又止。

“我明白你的顾虑。”

没等他说完,李承乾打断道:“百姓不愿意种小麦,无非是两个原因。”

“第一,小麦是秋种夏收,一整个春天几乎都被浪费了。”

“第二,民间不似宫中,有精良器皿可以去除麦壳,研磨成粉,制出可口面食。”

“太子殿下说得对。”

一旁老农模样的村正神情激动道:“额们也知道小麦产量大,可是额们吃不下去呀,麦饭剌嗓子。”

百姓都常年在地里刨事,只要能吃饱饭,他们还在乎种什么,不种什么,实在是如今的小麦对底层百姓来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桓谭所著《桓子新论》论述:“宓牺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人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春。””

“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通过流水动力,用于鼓风铸铁,称之为水排。”

“听闻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水力磨坊,只需从河流中引一渠清水沿田埂、绕村舍而来,通过水位高低以做动力,驱使石磨。”

“这样的水力磨坊要是可以广泛应用,那么,百姓就可以将小麦磨制为粉末状,制作胡饼、蒸饼等面食。”

“纵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面饼,烤制之后,口感也不差,且相较于稻、黍、稷,更为饱腹。”

“至于产量问题,若是小麦可以像水稻在南方一样做到一年两熟呢”

‘什么’

闻言,在场所有人无不瞪大了眼睛。

要是小麦一年两熟,亩产就能达到3石4斗,这可是黍、稷的两至三倍产量。

“殿下。”

“此言当真”

赵弘智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李承乾。

这可不单单是东宫属田之幸,这是天下之幸,光凭这件事,恐怕都足够封一个开国县公了。

唐朝的爵位分为亲王;嗣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这已经不小了。

毕竟,大唐爵位并不世袭,哪怕是皇室亲王也需降等承袭,例如:江夏王李道宗,如若没有特别的恩典,嫡长子李景恒只能承袭郡王爵,再到李景恒之子,国公爵,依次降等。

谯国公柴绍嫡长子柴哲威因为陛下恩典,特许承袭国公爵,而罗通、秦怀玉连个爵位都没混上,这就是差距。

目录
新书推荐: 深情男主都爱恶毒女配免费阅读 停播三年:我带大哥征战直播界免费阅读 暗恋我十年不说?幸好有弹幕剧透免费阅读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免费阅读 小友,放开神魂,你的通天代来了免费阅读 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嫁给军区第一冷面军官免费阅读 模拟器:从杀穿清风寨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穿书女频,拥兵百万,让我道歉?免费阅读 我,史上最弱大帝,晚年逆袭长生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