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60章 物价指数(加更加更)

第60章 物价指数(加更加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免费阅读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免费阅读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免费阅读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免费阅读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免费阅读 快穿之圣母在线虐渣免费阅读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免费阅读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免费阅读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免费阅读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免费阅读

第60章物价指数(加更加更)

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文章。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面对这个问题,孔子都被难住了,原文是“孔子不能决也”。

这文章一看就是苏泽写的,苏泽用了两段,分别论述了两小儿的问题。

首先是“晨昏之惑解”,苏泽写道:

“见日出时巨轮垂地,实因大气若‘琉璃镜’。朝日初升,斜穿千重‘琉璃镜’;晨雾凝露如菱纱帐,水汽折射则日影弥散;地气蒸腾若素练横空,尘埃散射令光轮膨胀。”

张居正看得头疼,不过苏泽最后一句比喻他懂了。

“譬如置烛于纱帷后,其影必大于真烛。”

也就是说,日出的太阳是被什么“大气琉璃镜”放大了

苏泽下半部,名为“午热之秘诠”。

“小儿觉正午炽热难当,乃因光路如矢。日上中天时,阳光直射仅穿十丈‘琉璃镜’;辰巳相交际,斜射却需穿透百丈‘琉璃镜’。《梦溪笔谈》测算,每重气层皆如冰纨滤火,厚者滤热多则地温寒,薄者滤热少则沙石烫。”

张居正还是看不懂,但是

“此理同冬日穿户牖纸,斜阳暖于直照。”

张居正觉得苏泽这“日用之道”挺有意思,在文章最后,苏泽还留了一个小实验。

苏泽用“大气琉璃镜”来举例子,又指出将琉璃镜打磨成中间凸两边薄的镜子,就能够放大所见。

这是真的吗

张居正不确定,但是看了《乐府新报》的官员中,应该会有人有兴趣尝试吧

张居正看完了这篇文章,第二版剩下的版面,只有一张表格。

“京师四方物价表”

张居正皱眉,他其实对《乐府新报》最不放心的,就是这第二版的“市井之声”。

百姓各有各的想法,什么是市井之言呢

谁又能说明你苏泽在《乐府新报》上的市井之声,到底是民间的声音,还是市井自己的声音

而且市井之民,大家本来想法就不一样,商人和农民,百工和优伶,他们的想法能一样吗

你怎么代表百姓之声

张居正知道苏泽得罪了言官,如果言官要攻击苏泽,第二版就是最好的靶子。

如果报纸上刊登了什么犯忌讳的新闻,那倒霉的自然是苏泽这个总编官。

可苏泽先是用一篇“日用之道”凑了版面,接下来就是这张物价表了。

整个表,将京师内十个比较大市场的日用品价格做了罗列。

比如口粮中的米、面价格,粗粮价格,肉的价格,浊酒的价格。

还有蜡烛、针线、粗布等日用品的价格。

除了当期价格外,苏泽还空着几列,分别是去年同期价格,以及上月的价格。

张居正是掌管户部的,他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份价格表的妙处。

京师商品的价格,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言官根本找不到攻击的点。

但是物价的涨跌,又确实关系到小民生计。

京师百姓生活,不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四件事,也都和这些价格息息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功德锤王:锤的病娇女帝头皮发麻免费阅读 拒绝你表白,你找黑道千金同居?免费阅读 说我职业弱?妹子们追着求组队免费阅读 我在大唐开诊所免费阅读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免费阅读 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免费阅读 创造相声小品,我成为娱乐圈校长免费阅读 疯妈隔离后,人生开挂免费阅读 做皇帝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免费阅读 九十年代我要搞钱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