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芙蓉盛开 狭路相逢(2/2)
卿欢吩咐下来的事情,青书从不怠慢,更不会去问为什么,这是出于对主子命令的服从和信任。
*
慈宁宫,香炉里的丝丝缕缕白烟缭绕,味道庸正平和,让嗅着的人不自觉的心平气和。
太后闭着眼睛深嗅了下香气,“这味香,虽也有檀香的气味,但闻着倒是与哀家常用的檀香大不相同。”
周贤妃盖上小香薰炉的盖子,笑道:“茵儿听说,姑母最近心绪不佳,所以便依据古方,为姑母调了这味白檀香,可使人宁心静气,姑母觉得如何?”
“甚好。”
太后赞叹了句,紧跟着睁开眼睛看着周贤妃,提点道:“你对哀家的用心,哀家都看在眼里。只是茵儿,你别忘了,你是陛下的嫔妃,对哀家用心,讨好哀家,对周家可没什么大用。”
周贤妃默默的低下了头。
太后叹道:“听说,自你小产后,陛下就从未在你宫中留宿过?”
“……陛下心疼茵儿,觉得茵儿身子尚未痊愈,所以不忍让茵儿侍奉。”
“身子尚未痊愈?”太后眉头紧皱:“可哀家怎么听吕院判说,茵儿的身子早就养好了?”
周贤妃抿着唇,脸色微白:“姑母……”
她的身子有太后吩咐,吕院判不敢不尽心,故而早就调养好了。
只是她至今都忘不了那个孩子,每每午夜梦回,总是能梦到纤凝口中描述的那个孩子的样貌……
所以她如今并无心思侍奉陛下,就连宫务,也是勉强打起精神来处理的。
对于这些,太后心知肚明。
为了给周贤妃留些脸面,她也没有彻底戳破,而是问了她一个旁的问题:“今年春闱,你二叔家的堂兄会参加,这件事,你知道吧?”
周贤妃点点头:“茵儿知道,母亲递来的家书中有提到。”
“那你可曾知道,即便你堂兄一路走到了会试,他的才学,也只是平平?”
周家自太后那一辈开始发家,周家现任的当家人周侯爷色欲熏心,难堪大用,其余人于读书一道上的天赋也是寥寥无几。
虽然周贤妃的这个堂兄在太后嘴里才学平平,但这已经是周家读书最好的一个子弟了。
周贤妃扯了扯唇。
她如何能不知道?
她还知道,她这位堂兄举人的身份,是顶替了旁人的。
太后也不等周贤妃开口,继续道:“凭借你堂兄的才学,寻常会试都过不去,更别提这次会试,士族子弟还需要加试了。”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殿里没有伺候的宫人,太后说话就没什么顾忌:“哀家瞧了,这次后宫妃嫔家族中有不少人都会参加这次会试,且个个儿都比你堂兄强了不知多少。”
其中那柳鹤轩的声名,众人皆知。
“倘若旁人都中了,唯有你堂兄落榜,你在那些嫔妃们面前,还有何脸面可言?”
“周家在朝堂上,又有何脸面?”
周贤妃沉默了片刻:“姑母,周家的脸面,难道就只能靠你我二人来挣吗?”
太后毫不犹豫道:“当然。我们能有今天,何尝不是周家在后面为我们撑腰的缘故?”
若是一开始没有周家,她就不会进宫,她若是不进宫,又怎会有现在的身份地位,荣华富贵?
这一切都是周家给的,她们自然得回报周家。
周贤妃苦笑:“茵儿明白了。”
太后见此,拍了拍周贤妃的手背,软了语调道:“茵儿,莫怪姑母逼你,皇嗣夭折,姑母也很痛心,可是人不能一直沉浸在往事中,你也该忘了。”
出了慈宁宫,周贤妃坐上肩撵,看了眼宫人手中提着的食盒,淡声吩咐:“去兴庆宫。”
太后煞费苦心,特意为她准备了陛下爱吃的点心,她自然不能叫太后失望。
兴庆宫外,卿欢刚转过拐角,就见周贤妃的仪仗从另一面拐了出来,两人恰好在兴庆宫宫门外相遇。
卿欢扬着笑脸,款步上前福身行礼:“臣妾见过贤妃娘娘。”
周贤妃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卿欢,质问道:“简美人来御前做什么?”
她没有叫起,卿欢就只能拘着礼。
可即便如此,卿欢的模样也不显半分不雅狼狈,反而游刃有余,似是都没感到周贤妃的为难一般,笑意一点都没变,说出的话却一点都不恭顺:“回贤妃娘娘的话,自然是您来御前做什么,臣妾便也是来做什么的。”
说这话时,卿欢的眼神瞟了眼周贤妃那边提着食盒的宫人。
如此明显的挑衅,周贤妃自然难以忍受,可在兴庆宫外,她又不能做什么,只好暂时忍下,似讥似讽:“简美人的伶牙俐齿,本宫是领教过的。”
总有一天,她会打烂她的嘴,让她再也没有办法开口说话。
卿欢浅笑道:“贤妃娘娘过誉了。”
她与周贤妃和太后的恩怨摆在那里,就算忍让,也不会消了这些恩怨,既如此,仗着陛下的宠爱,自是能少受些气就少受些气。
周贤妃眼中狠厉一闪而过。
这时,元盛匆匆赶来,打了个千儿道:“贤妃娘娘,简美人,陛下请二位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