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一一五章 淮砚辞,我怕真是个色令智……(2/2)
“见过王妃。”
这一声来自门口,小厮引着人上楼来,晋舒意瞧过去,颔首:“陶大小姐。”
陶夏知穿得素雅极了,面上表情淡淡,比之从前无甚太大的差别,可李若芙却是觉得有什么还是变了。
她几步冲上去:“夏知姐姐!”
陶夏知转头,见是她笑了笑:“若芙妹妹,别来无恙。”
“无恙无恙,倒是你,你可还好?”
李若芙以为今日她必是也不会来的,当日昱王府大婚,她的兄长以那般模样出现,宛若半个废人,想必往后也是仕途无缘,短短几月,她这陶家大小姐便从人人追捧着的天上星沦落成任何人都能路过唏嘘一声的存在,怎么不叫人感慨。
陶夏知却只是温和笑着:“谢过妹妹挂怀,我很好。”
她有些疏离,又或者是,她并不想叙旧。
李若芙站住了,她没有近前。
却是另一人过来:“李小姐,姐姐恐怕是有话同王妃说,不若我陪小姐去赏梅吧?”
来人正是朝廷新贵颜松年的妻子,她从来看不上的陶家庶女陶秋临。
想要驳斥,李若芙却到底忍住了,又一看陶夏知已经往那人处走去,终于转身:“走吧!”
这万春别院的桃花,此间正盛。
陶夏知走过来的时候,晋舒意也正瞧过去。
芳菲会意领了其他姑娘们下去赏梅,房门掩上,室内只留斟茶声。
“陶小姐,请。”
陶夏知没有拒绝,径直坐下,茶水入口,到底还是皱了眉心。
“这是臯卢茶,又名苦丁,陶小姐可是觉得苦涩非常?”
“这不是京中人常用的茶,”陶夏知道,“王妃今日请我来,恐怕不是来教我识茶的吧?”
“再苦的茶,亦有回甘,越苦,回味越甚,这个道理,陶小姐是懂茶之人,自是不必我再赘述。”
“王妃是想要安慰我?”
晋舒意不答反问:“我听说,陶家准备举家搬回祖宅离开京城?”
“王妃的消息灵通。”
晋舒意没绕弯子,她道:“陶大小姐经此变故,应是知晓一切源头皆是五洲商会,亦是宜王余孽。奸人未除,令尊大人甘心么?”
“王妃此言差矣,陶家如今零落至此,不过都是行差踏错。”
“若是前方坦途,又怎会行差踏错。”晋舒意道,“坦途生歧路,歧路多诡谲。陛下只是将令尊革职,却并未削籍为民,乃是以观后效,倘若这次陶家不把握好机会,恐怕才是将歧路走死。”
“王妃何意?”
“陶大小姐若是愿意,或可歧路归返。”
说话间,外头欢声笑语,二人一并往窗外瞧去。
“陶小姐,当初第一次见你,也是在这万春别院,”晋舒意突然道,“彼时,花团锦簇。”
陶夏知沉默看着,昨日种种,恍若隔世。
“王妃所言,夏知感念,可夏知不过一介闺阁女子,不知又能帮上什么。”
“不,此事,唯有你能帮。”
待得花赏几遍,陶夏知打开房门,她走出一步,却复又偏首。
“任舒意,”她道,“我一直觉得,我才是能同他比肩的人,也只有我才配同他站在一处。”
晋舒意微微掀眼,并没应声。
陶夏知转过身来直视她:“便是此时,我也仍旧相信,若是我能再早一些,更早一些,早在你未曾出现之前,堂堂正正地站在他面前,叫他看见我,或许,我们该有不同的结局。”
罢了,她却又自嘲一声:“可惜,没有如果。”
“以前,他不可一世,是这京中最叫人避之不及的昱王殿下,可我不同,我见过他年少作的诗,画的画,看过他写的字,更仰慕他变乱之时于刀剑之前仍能挺身而出的勇谋,我信自己的眼光,事实证明,我没看错。”陶夏知平静看着面前的女子,“我为他抗争过,努力过,更是放下过尊严。如今,却也只能终于对自己说一声,都过去了。”
“这些话,你应当亲自同他说。”晋舒意道。
陶夏知却是摇摇头:“现在已经不必了。那日事出突然,未得相贺,今日,我便就祝王妃与王爷,共此一心,白头偕老。”
稍歇,她莞尔:“若得重归日,我希望,仍是花团锦簇。”
“会的。”晋舒意亦回她一笑。
待得人去半晌,晋舒意才复起身。
屏风后,淮砚辞转了出来。
“她说的,可都听见了?”她问。
男人点头:“本是觉得有些棘手,现在有她的帮忙,能有八成把握了。毕竟,同如今这位宜王殿下朝夕相伴最久的也只有她了,该是对他最为了解。还有方才她提及的那个关她的暗室,我也想去看看,京中地界,竟还有这般地方,恐怕还有些线索。”
晋舒意却是背了手:“不仅是这个。”
淮砚辞这才低头瞧她。
“淮砚辞,”她说,“我还从没见过你作的诗,画的画。”
“……”
“所以,是单单只她一人见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