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意外之援何所求,交易暗涌心头愁(1/2)
第65章意外之援何所求,交易暗涌心头愁
两人疾步回府,任白芷一路沉吟不语,眉心微蹙。
此案势力上,本该是刘家占优,刘少卿甚至还特意旁敲侧击地试探过,为何偏偏在开庭前夜,刘韵会主动上门?其中蹊跷,实在耐人寻味。
回到李府,方踏入正厅,便见厅中已然坐着一行人。正首而坐者,正是刘韵。
她一袭绣金边的深色襦裙,发髻整饬,举手投足皆带着雍容之态。虽已至中年,却不显颓色,目光落在桌案上的文书时,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白芷,夜深了还在忙,看来这官司,你是志在必得啊。”
“刘大娘子夜里登门,总不会只是来看我如何准备官司的吧?”任白芷神色从容,语气淡淡,不卑不亢。
刘韵轻轻一笑,擡手示意随行之人退下,随即自顾自落座,语气不疾不徐:“我就喜欢白芷你这爽利的性子,既如此,我也不兜圈子了。你我各退一步,这场官司,何不就此作罢?”
闻言,任白芷眼底划过一丝疑色。
和解?若刘家当真有意和解,怎会拖至今日?当日舆论风声初起,正是最好的平息时机,可他们偏偏任由事态发展,如今临近开庭,忽然改了态度,这其中缘由,恐怕并不简单。
她并未急着答话,只静静看着刘韵,等她继续开口。
刘韵轻叹一声,终是道明来意:“刘记愿出两千贯,买断你此后所有分红,但你需登报声明,此事不过是误会,以正刘记金银铺的声誉。”
“仅此而已?”任白芷眉梢微挑,神色间隐隐透出几分玩味。
不对劲。若刘家真为声誉着想,早在流言初起时,便该有动作,何至于等到今日?既然拖到了开庭前夜才肯和解,便说明,这事,已非他们能全然掌控。
她微微一笑,语气漫不经心:“为了这桩官司,我熬了多少夜,夫人怕是不知。如今刘记一句和解,便要我收手,甚至不愿告知真实缘由?”她轻叹一声,似有些无奈,“若如此,那咱们还是开庭见吧。希望到了那时,刘少东家能比夫人更愿意说实话。”
刘韵脸色微变,沉吟片刻,方道:“丫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闹大了,对谁都无益。”
“刘大娘子此言差矣。”任白芷笑意更深,目光犀利,“我一个光脚的,怕什么?再者,若刘家真有底气,也不会选在今日夜访了吧?”
刘韵眼中闪过一丝晦暗,终是缓缓道:“蔡大人已出面。”
蔡大人?
她放下茶盏,语气意味不明:“敢问刘夫人口中的蔡大人,所为何人?”
刘韵端坐不动,目光深沉:“中书舍人蔡大人,他的哥哥,正是我为韵亭选定的亲家。”
言及此处,她顿了顿,语气微沉,“他既然开口,我自是要给面子。”
任白芷心中微震,面上却不显,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似不经意地看向李林竹。
她记得,他此前曾言要将自家医术推荐给某位中书舍人,如今这蔡大人出手,莫非是他暗中相助?
可李林竹同样微蹙眉心。
有趣。
无论如何,贵人相助,她便更无须手软。
她重新擡眸,缓缓道:“两千贯,少了。”
刘韵眉头微蹙,语气冷了几分:“任白芷,莫要得寸进尺。”
“夫人此言差矣。”任白芷轻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慢悠悠道,“这交易所的法子,每年至少能为刘记带来三千贯的收益,按照原定分成,我一年便可得六七百贯。两千贯?不过是三年分红罢了。若真想和解,刘大娘子该拿出更足的诚意才是。”
刘韵沉默片刻,终是道:“你要多少?”
任白芷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指头,语气轻缓却不容置疑:“三千贯。”
她在刘记任出纳这些日子,刘家的流动银钱,她一清二楚。三千贯,是刘家的上限。
果不其然,刘韵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室内一时静谧无声,唯有茶香袅袅。
任白芷神色淡然,撚起一块点心细细咀嚼,不疾不徐地吩咐道:“蔓菁,去取壶新泡的茶来,劳烦刘夫人思量个明白。”
她有的是耐心。如今该着急的,是刘家,不是她。
时间一寸寸流过,刘韵终是开口:“三千贯,不能再多。”
任白芷笑意微深,轻声吐出二字:“成交。”
刘韵盯着她,目光复杂。
“这蔡家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还的。”刘韵临走前提醒了一句,随即起身,甩袖而去。
待刘家众人彻底离开,任白芷才转头看向李林竹,眉梢轻挑:“这蔡大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真不是你找来的救兵?”
李林竹眉心微蹙,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我在邓城听闻你出事后,确实给蔡大人修书一封,有事相求,约他明日相见,但信里并未言明何事,想着当面更能谈清楚。”
任白芷眼神微闪。若非李林竹,那便是蔡家主动插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