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洛卿真把朕当成高纬那样的昏君了?”(2/2)
“陛下为何不愿让阿兄插手政务?”
这一年到了结尾,洛北终于彻底闲下来,在终南山的别馆中与自己的妹妹褚沅共度新年。
他们兄妹各自有自己的事务,忙起来莫说见面相聚,就连睡觉都没有时间。如今各个衙门都封了笔,他们无事忙,便聚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吃酒喝茶……似乎要把过往没有的童年都补回来。
屋内的炭盆染得正旺,桌上已经倒空了两个酒壶,盘子里却还剩下不少零嘴。褚沅的一张芙蓉粉面上还残着刚刚那把雪仗留下的热气,坐到桌边时却忍不住问起朝局来。
洛北正在低头替她剥开半个烤得热热的橘子:“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陛下种种考虑,都是在为太子铺路。”褚沅凑前一步,丝质的衣袖扫在竹榻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如今幽州的郭元振,灵武的李贞,北庭的郭知运、安西的哥舒亶、陇右的哥舒翰和慕容曦光都与阿兄有旧交,他把兵权交给阿兄,就是希望阿兄做大唐的国之干城。”
她眨了眨眼:“若我猜得不错,最迟明年春日,陛下就会任命孝嵩为吏部尚书。可他又把姚相公提到宰相的位置上。姚相公的性子我了解,若叫他执掌大权,他大概是听不太进去别人说话的。”
洛北一笑,把橘子瓣塞进她手里:“你说得婉转了。当年在凉州,我就领教过姚相公的个性,真是如七月烈日,锐不可当。所以郭大帅才一直和他处不来。但整饬时弊、雷厉风行,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性格。”
褚沅眼波流转:“若论整饬时弊,雷厉风行,阿兄也未必弱于姚相公么……”
“哪有这样自家夸自家人的。”洛北取来帕子将手指擦净,又往杯中倒了一杯三勒浆,“我猜陛下是怕我犯错。”
“怕你犯错?”褚沅捏着橘瓣的手顿在半空,似乎没明白他的意思。
洛北温言道:“治国理政,总是会得罪人的。陛下是希望我超然物外,不要陷入朝堂这些政治漩涡之中去。”
褚沅应了一声:“我明白了,陛下是要阿兄用军权镇着朝局,好在必要时跳出来平衡局势。”
洛北抓过酒壶,替她满上一杯三勒浆:“不错。”
“这样也是件好事。”褚沅轻轻一笑,“任他们在朝上去争,阿兄只管稳坐钓鱼台,可是,太子……”
“陛下当然不会让太子和皇后独自应对朝臣,他一定会派人襄助。”洛北转头望着她,“而且此人,沅儿应当早就想到了才是。”
“我早该想到了?”褚沅沉吟片刻,忽而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是太平公主!”
隆熙四年春日,借着筹备金城公主出嫁的东风,太平大长公主同上官太妃一道回归长安。
太平公主的仪仗甫入长安便惊动全城。为着朝中厉行节俭的风气,她没用金丝银线织就的宝盖华服,反倒别出心裁地以鲜花装饰车驾,鲜活之余还多了几分野趣。
长安百姓争相涌上街头来看这位以“乐善好施”著称的公主风采。天子李重俊也在丹墀下亲迎姑母还朝——相王、谯王相继被诛之后,太平公主已是他父亲那辈硕果仅存的宗室亲属之一了。
年仅六岁的太子李宗晖站在他身侧,一起恭迎这位宗室长辈还朝,大大的眼睛却忍不住往太平公主鬓边的牡丹花上瞟:“……父皇,我想要这朵牡丹。”
李重俊低声道:“这是太平公主从洛阳带回来的,君子不夺人所好,你不许要。”
“可是我就是想要么……我长了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这样好看的牡丹花。”
太平公主笑道:“陛下何必拘着孩子,既然太子想要,微臣有何不给的理由?”她将牡丹花从鬓上取下,递给太子,“喏,再过几日,我再给殿下带新的花,如何?”
“可是这花就很好看,是我见过最好看的花。”太子奶声奶气地道,“我想把花送给你,你长得真好看啊,比画上的仙女都好看,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了……”
太平公主哈哈大笑,借机抱起太子,笑吟吟地哄他:“这孩子小小年纪,连‘借花献佛’的招数和哄人的甜言蜜语都学会了。你说,你可是吃了蜂蜜来哄我的?”
李重俊笑道:“让太平姑妈见笑,这孩子被我们惯得没了分寸。”
“陛下太客气了。”太平公主将鬓边的两朵牡丹都摘下来递到太子手中,“能与太子结缘,是微臣的荣幸。”
她擡起头,似乎有些感怀:“而且,微臣还不曾谢过陛下宽容相王诸女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