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真话就是,因为洛卿总是对的。”(2/2)
洛北只得还像问诊那样坐到他床榻边:“微臣与阙特勤素有旧谊是不假,可战场交战时也从未留过手,若陛下真要微臣带兵踏平突厥牙帐——”
李重俊擡手止住了他要说下去的话:“不是要你打仗,这些日子你在政事堂里也看到了,国库没有那么多的钱。一场青海之战已叫户部哭爹喊娘,再北伐......朕还不是杨广、桀纣!说这些只不过想告诉你,朕给你想了个人选,你看可不可行。”
他这一番乱石铺路,到底让洛北好奇起来:“陛下想让谁去朔方?”
“李贞。”李重俊看着他笑:“肃州刺史,李贞。”
李贞,李慎交?!洛北一怔,那双金棕色的眼眸中难得充满了疑惑。李贞虽然不是他的下属,但他们在凉州、鸣沙、灵州共患难过,几可称得上是生死之交。皇帝为什么会提这样一个人来掌握灵武军?
“能看到一贯云淡风轻的洛卿这副惊讶表情,算是朕最近最快慰的事情了。”李重俊哈哈大笑,但他笑得太猖狂,吸了太多冷风,末了又忍不住呛咳起来。
洛北端过一旁宫女手中的药碗,给皇帝喂了两勺温热的汤药,才把这咳嗽压下去:“陛下还需要静养,微臣......”
“朕已经下了密令,赐死相王和谯王。”李重俊闭上眼,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药碗在洛北手中轻轻一晃,褐色药汁在青瓷碗沿撞出一点点细碎的涟漪。他下意识地擡头要看皇帝的神情,却发现李重俊用手背遮住了眼睛。
“陛下,相王与谯王密谋宫变,是自绝于天下。如今一死,也算是咎由自取。”洛北安慰道。
李重俊苦笑了一声:“我知道,他们俩如果不死,死的人就会是我和家人。但我有时候做梦,还梦到小的时候我们在房州,重福大哥——谯王带着我们一道去抓鱼。”
他说到此处,再度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
洛北犹疑片刻,略略调整坐姿,伸手去替皇帝拍他的脊背。
“朕本来没想赶尽杀绝。”李重俊在他的安抚下平静下来,“但倪若水的事情给朕提了个醒,相王在朝多年,与朝中许多大臣过从甚密,朕在的时候,尚且可以压住他不作乱。朕一死,主少国疑,那些人会怎么样?”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陛下苦心如此,微臣是明白的,想必满朝大臣,也未有不明者。”洛北抽回手,静静地望着皇帝:“微臣有一事想请问陛下。”
李重俊撑着身体重新靠回床头:“不是说了吗,你我君臣不过是朋友相谈,你还这样谨慎做什么?”
“陛下为什么如此信任微臣?”洛北问。
李重俊笑了:“也就你会问这样的问题了,洛卿啊,你想听真话,还是该说的话?”
洛北歪了歪头:“该说的话是什么?”
“因为你是出身阿史那氏的胡人藩将,即使在草原上一呼百应,只要把你留在长安,就永远不用担心你会谋反叛乱。也因为你至今还无家室、也无子嗣,即使篡位,百官也不会跟着押你这股后劲不足的赌注。”李重俊坦然道。
洛北微微勾起唇角,眼神中竟隐约有了点释然:“那陛下的真话是什么?”
“真话么......”李重俊盯着他的眼睛:“真话就是,因为洛卿总是对的。”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洛卿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你下到凡间来,除了拱卫大唐,安定百姓,并无他求。”
李重俊放低声音:“从前我也怨恨过你为什么不违逆先帝,为什么一味地叫我闭门读书,不要掺和朝政。后来我见多了那些人打着国家的幌子干中饱私囊的活计,打着保护我的旗号为自己博名利,才发现你的不管不问是多可贵的东西。”
洛北正要开口,忽觉掌心一热。李重俊不知何时攥住了他收回去的手,皇帝将双手都盖在他的手掌上,似乎真要把什么千钧重担压到他的肩上:
“洛卿啊,‘李贞’这个名字,朕会让张说提上来的。”
李重俊郑而重之地道:
“你们说的那些什么社稷主,什么天下王,朕都知道。朕还知道一句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该担的责任朕会自己担,该挨的骂名朕也不会跑——只有一条,朕把天下交给你们这些有才有德的人。你们要把这个天下,给朕治理好。”
翌日诏书下达,皇帝以雷霆之势罢掉了倪若水的汴州刺史职务,以汴州长史暂代,还放出话来:
“若有再阻挠驱蝗,贪墨粮漕之人,一应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