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谋士系统在三国 > 第194章 三合一(含两章营养液加更)

第194章 三合一(含两章营养液加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渝筹算师免费阅读 大师兄开局就嘎免费阅读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免费阅读 君入蛇口 gb免费阅读 厂花之争免费阅读 财神娘子从守活寡开局免费阅读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免费阅读 女儿骨免费阅读 华京迷案录(探案)免费阅读 赴春山免费阅读

第194章三合一(含两章营养液加更)

刘协不明白,刘协怎么也想不明白,刘协不愿意去想明白。

对于陆离会去迎接自己的皇兄与何太后,刘协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曹操一家是跟陆离一起过年的关系,他们刘家难道便不是了吗,他们可比曹操早多了。

可为什么后来者居上呢,自然是因为曹操那个学人精他又争又抢。

刘协如今举目望去,最后视线竟然只能放在自己的后宫之中。

伏皇后有孕了,但这个不知是男是女且还未平安生下的孩子,显然不会对明哲保身的国丈有什么触动。

面对这个孩子,刘协倒是不似之前董贵人怀孕时感觉那么复杂。这不是伏皇后与董贵人存在区别,而是伏完与董承相距甚远。

很快,两人的相关消息就摆在了刘协的桌案之上,这是他可以择时召见的意思。

不过真要召见,能被召来的也只有刘辩。

毕竟何太后那是先帝时期的皇后,他名正言顺的嫡母,哪怕他是天子,大汉素来以孝治国,万万没有让长辈来拜见晚辈的道理。

他当然也可以不召见,但如今他已经没有了权力,难道还要放弃情谊,让人认为他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吗。

刘辩等人在安排的住处修整好,便收到了来自天子的召见。

当然了,肯定不能直接说是召见这般公事公办,而且他们之间也算是一种先帝与新帝之间的关系,刘协那边给的是要一叙兄弟之情,只是他身为天子不好随意外出,只能劳烦兄长奔忙了。

何太后对于刘协可不存在什么好的感官,毕竟天子之位从自己儿子手中被夺走,哪怕办事的人是董卓,可刘协这个既得利益者难道便全无过错了吗?

她可不会想刘协虽然当了天子,但也只是个无权的傀儡,天子就是天子,便是傀儡那日子也胜过世间不知多少人了。

况且她跟刘协可是有着杀母之仇在身上的,当初要不是因为这个让自己的皇后之位险些不稳,刘宏一共也没有多少孩子,再加上桓帝因梁皇后绝嗣的事情摆在那里,她早就送刘协下去陪他母亲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纵然对方不敢对自己有明面上的为难,可儿子要对着他屈膝,何太后心中满是不甘。

哪怕当初在袁绍那里,他们也没有多么养尊处优,可昔日旧人到底是不一样的。

人有的时候非常奇怪,可以接受在外人面前受辱,却无法接受在自己人面前难堪。

何太后心中不平,刘辩又何尝不是心中复杂呢。

如今要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并不算形容巧妙,但那份感觉,确实是非常微妙。

他安慰着自己的母亲:“母亲勿要担忧,我与陛下骨肉至亲。”

何太后看着眉宇间不带锋利的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又不免带着几分颓唐的释然。

这般也好,这般才能活下去。

便是要争又有什么用呢,争得过刘协,难道还能争得过曹操等人吗?

何太后因为兄长的原因,心中从未过度擡高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毕竟袁氏的子弟跟着自己兄长做事,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有一部分便来源于自己的丈夫。

她是从来不需要去仰视袁绍的。

可哪怕对四世三公的袁氏不带有任何滤镜,在邺城的时候,在面对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时,她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强大。

那种强大与董卓不同,与先帝也不一样。

袁绍以前是这样的吗,何太后回忆着自己垂帘听政之时对于

回忆与现实碰撞,在他们母子隐居民间,于田地之上求生的时候,昔日臣子却似乎已经扶摇直上。

袁绍是如此,打败了袁绍的曹操似乎更甚。

人心总是免不了贪婪,得到了一点便想要更多。

只是昔日在乐安郡没有办法,后来在邺城也没有门路,如今在许昌,似乎也没有折腾的必要。

何太后看着儿子,心里那份不甘似乎在叫嚣,又在随着叫嚣消散。

她本想告诉对方,不可对刘协小儿卑躬屈膝,可最后她只是看着儿子:“去吧,莫要让自己受委屈。”

就刘协如今的情况,想来也给不了他什么委屈。

刘辩点头:“儿记住了。”

何太后擡手帮着刘辩整理了一下衣冠,昔日养尊处优的手多了茧子,哪怕在邺城重新过回了不需劳作的日子,曾经的辛苦到底还是留下了痕迹。

何太后没有再说什么,注意到刘辩离去时松了口气的模样,她更不想说什么了。

能够凭借着几乎毫无助力的出身成为大汉的皇后,何太后是个又争又抢的人,可她生出的儿子不仅被先帝认为不像自己,也没有半分像她这个做母亲的。

此时此刻,她倒是有些明白当年先帝的心情了。

可先帝还有别的儿子,她却只有这么一个啊。

刘辩对于洛阳的皇宫那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可他熟悉的洛阳宫殿早已消逝在大火之中。

许昌的宫室比之洛阳逊色了不止一点,也让刘辩充满了陌生感。

跟在带路的黄门侍郎身后,刘辩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兄弟。

他们已经分开十多年了,曾经还只是孩子的刘协如今已经是青年模样。

刘辩与刘协在外貌方面继承父亲的不多,大都继承了自己的母亲。

可那眉宇间属于父亲的痕迹,似乎足以串联起那份无法斩断的血缘关系。

诸侯觐见天子自有礼仪规定,但如今本该是天子赐予的住处都由曹操那边早早安置妥当了,再加上刘辩到底不是纯粹的诸侯王,所以仅拱手一拜而已。

刘辩:“拜见陛下,陛下长乐无极。”

刘协没等对方拜下来,早早便走过来托住对方:“皇兄无需多礼。”

血脉相连的兄弟俩看着彼此,满眼都被陌生与熟悉布满。

他们分开的太久了,对刘协而言,他们分开的时间早已超过了他们曾经在一起的岁月。

如今再次相见,没有什么因为血缘关系而翻涌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久别重逢的思念,有的是带着亲切假面的陌生实质。

他们能够跟对方说什么呢,说这些年各自的颠沛流离,还是说几番险死还生。

刘协选择了最为安全的客套话题:“母后可还好吗?”

按理来说,刘辩该说母后一切安好,只是记挂担忧陛下你的情况。

但考虑到大家都知根知底的,这里也没有别人,这般骗人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刘辩只说:“母后一切安好。”

他本来也算不上是什么机灵的人,如今看起来好似更加憨厚了一般。

刘辩没有诉说这些年的不容易,刘协也不曾让谈话掺杂上什么政治目的。

他们就像是一对久别重逢但关系很一般的亲戚,礼貌的友善交流便已经足够了,说的稍微多一点便好像会刺痛谁的内心。

陆离不曾在旁边围观两人见面的场景,但哪怕他在宫外,似乎也能够想象到里面的尴尬。

毕竟里面还藏着一轮皇位交替,在一人走下、一人向上的十年前,便已经注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亲密到哪里去了。

何太后母子的到来短暂的掀起了些许涟漪之后,便归为平静。

先帝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时代早就变了。

虽然换了个地方,虽然家里多了个人,但他们熟门熟路的过起了与邺城没啥区别的日子。

不同于刘协被架在皇位上进退两难,何太后母子相比较而言倒是多了份安然。

陆离:“这可能就是福祸相依的道理吧。”

荀彧看着陆离似乎在感叹别人,但又好像在说自己。

是因为先帝吗?

荀彧没有戳别人伤疤的爱好,陆离本人也没有随意跟人诉苦的习惯。

短暂的叹了一句之后,陆离与荀彧说起了曹操等人如今的情况。

邺城占据之后,最先要动手收入囊中的自然是冀州。

而考虑到袁尚跑去幽州找袁熙了,留在冀州不愿离去的是袁谭,那么接下来要对付谁似乎是一件很明显的事情了。

官渡之败对于袁绍阵营是一种打击,邺城被破则是又一种。

对于袁绍阵营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四舍五入一下,跟王朝的都城被人攻占了的感觉也没啥区别了。

不是所有的王朝都能在都城被占的情况下继续茍延残喘的,毕竟他们的地盘可是在最北方,往南那是曹操的地盘,想要南下都没得可下。

而继续向北的话,那都要到了胡人地盘上了。

四世三公的袁氏,别管是去跟胡人抢地盘,还是跑去投靠胡人,这都挺让人无法接受的。

陆离:“青州已失,袁谭怕是要死守冀州了。”

对于陆离的这一判断,荀彧倒是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他只是有些不解的看着陆离问道:“伯安似乎很着急?”

这份着急跟陆离一直以来提倡的戒骄戒躁似乎并不相合,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荀彧回忆了一下。

好像自从收到来自南边孙权传来的信件之后,对方就开始着急了。

是因为孙权,还是因为孙策死的过于突然,让陆离心中不免产生了某种时不我待的担忧呢。

陆离没有否认自己的着急:“确系如此。”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只盼一切今早尘埃落定,免得再生波折。”

这话说得倒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似乎跟荀彧的猜测颇为相符,可荀彧听了这个解释,心中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荀彧:“伯安应当知晓,凡事欲速则不达。”

陆离明白:“我知文若意思,只是心中担忧迟则生变,平添动乱。”

“兴亡之中,百姓皆苦,相较之下,兴总是要比亡好一些的。”

荀彧没想到陆离会与自己说如此敏感的话题,但惊讶之余又有种意料之中的果然如此,他果然不愧是他父亲的儿子。

如今已经是几乎明摆着的乱世情况了,尽管很多人没有将话直接摆到台面上来说,但各家分散的下注本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汉失其鹿成为了不会被宣之于口,却在人心中悄然蔓延的一份事实。

陆离在这个时候说这话,看似很敏感,实际上属于切合时代的话题。

而对方的父亲呢,当年大汉虽然被外戚宦官祸害的不轻,可到底还处于一个好着的状态呢。

可偏偏在那种时刻,对方给荀氏来信说那种关乎国运的事情,字里行间中全都是一股要带着大家一起死的美。

跟陆乔一比,陆离这般简直可称之为保守谨慎了。

荀彧一直觉得陆离能够走到今天,比起他亲爹到底还是谨慎与讲究实际的,然而他完全没想到遗传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

陆离竟然问他:“以文若之见,明公何时可一统北方呢?”

这个“一统北方”似乎可以理解为帮助汉室夺回北方的掌控权,荀彧尝试进行合法解读,荀彧解读失败。

我们之间的关系,难道已经到了一种你可以这般跟我谈论这种话题的地步了吗?

然而对方敢问,他怎么莫名其妙也就回答了呢?

荀彧:“只是夺得地方的话,最快也要两年左右。”

毕竟袁氏那边兄弟相争看起来好似鸡飞狗跳的,实际上人家能够争起来那也是有自己的本事的。

陆离用自己的问题证明了自己跟亲爹的相似性,荀彧也凭借自己的回答证明了自己跟亲爹其实也是存在相似性的。

得到荀彧答案的陆离点了点头,从旁边拿来一份空白的纸张便书写起来。

看着陆离这幅要将自己话传出去的架势,荀彧也不慌张,他既然敢说,那自然可以为自己的语言负责。

不过看着对方奋笔疾书的模样,荀彧不由问了一句:“伯安这是要给明公写信吗?”

“不是啊。”陆离停笔看向荀彧:“我在给仲慈伯父写信。”

荀彧:???

该说不说的,这实在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给曹操写信,荀彧半点不带担心的,但是给自己亲爹写信,就让他忍不住回忆了一番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了。

想想,应该没有什么值得告家长的内容吧。

回忆完毕,荀彧哪怕拿出了挑刺的心态,也没有从刚刚的谈话中挑出什么毛病来。

只要不是陆离准备搞什么歪曲事实,随便怎么写似乎都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对方是一个会歪曲事实的人吗?

依照荀彧的看人眼光,他不认为陆离是个没有手段的人,也不认为对方会将这种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事实这就是很单纯的一封写给长辈的问好信而已,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可能是想看看荀彧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当一个人自己不舒坦的时候,是会忍不住想要刺激一下别人的。

陆离虽然准备我不好过,大家干脆都不要过了,但对于荀彧这种君子确实有点忍不住伸爪子。

荀彧的反应很好的证明了家长的威力,多好啊,对方至少还有一个家长能够让自己担心别人会不会对着家长告状呢。

陆离一点也不嫉妒,真的,他就是有那么点羡慕。

不过孤儿其实也挺好的,要是陆乔还活着,陆离简直不敢想对方会在曹操面前如何拆自己的台。

说到父亲这一话题,曹操在外面打仗,老刘家倒是添丁进口了。

伏皇后平安生下了一位皇子,唐姬也身怀有孕了。

天子有了子嗣,这在正常情况下对于王朝而言算是一种可以顺利传承的保障。

可是在这个时候,倒也不是没人关注,只是比起皇嗣,大家更为关注曹操那边的战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出狱被断亲?幸好我无敌了!免费阅读 重生1975,大山都是我的宝库免费阅读 龙尊出世免费阅读 重返1998免费阅读 高武:我有一枪,可破万敌免费阅读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警戒免费阅读 高武:我靠杀怪续命免费阅读 这个总裁很保安免费阅读 重生:我竟然成了娱乐圈最大反派免费阅读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