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旧友相聚 晋王是皇后养子……(2/2)
两人相携着一起进了正堂,瑶光带着她一起在上首就坐,陈思也没拒绝,只是笑道:“我就知道,傅姐姐疼我。”
秋萍上了茶来,给瑶光的是六安茶,给陈思的是碧螺春。
碧螺春是陈思从前在家时爱喝的,陈思不必闻,只看汤色就认了出来,心中更加感动。
她又不比瑶光全家都来了京城,虽说婆母和嫂子都挺和善,但到底孤零。
此时见同乡世交瑶光还记着她爱喝的茶,离家以来积攒的委屈一时都涌了上来,眼眶微微泛红。
好在她礼数学得不错,硬生生把泪意忍了下去,动容道:“整个京城,也就姐姐还记挂着我的喜好了。”
瑶光笑道:“怎么,偌大一个信王府,还能少了你的茶喝?”
“那自然是少不了的,长嫂管家一向严谨。”陈思摇了摇头,“但份例是份例,心意是心意,到底不一样。”
见她是真心和自己亲近,瑶光便问得深入了些:“信王妃我是见过的,看着就和善。你那长嫂刘夫人,也是京城有名的贤惠人,想来在吃穿用度上,谁都不会亏了你。我只问你,那徒二郎待你可还体贴?”
此时跟着陈思来的丫鬟婆子都在地上站着,瑶光当众问出来,关心陈思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人向信王府传达一个信号:你们二奶奶娘家虽然离得远,但在京城也是有靠山的。
那些丫鬟婆子们具都低着头没说话,但瑶光相信,能派出来跟着陈思出门的,没有一个是棒槌。
陈思自然明白她的用意,心中更加安定,有些羞涩地说:“二郎待我还好,我们屋子里的事,都是我做主的。”
虽然他们二房总共也没多少权力,但徒虎臣的态度摆在那里,底下人自然更尊重她这个二奶奶。
两人又说了些场面话,秋萍进来禀报,说是惜花舫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瑶光便道:“走吧,天气这么冷,正好吃锅子。咱们到惜花舫上去,边吃边赏湖上雪景。”
所谓的舫,其实就是建造在水面上的,离岸不远的一种船型的建筑,多做水上观景时用。
晋王府这个之所以叫惜花舫,就是因为建造此舫的人工湖联通着水渠。惜花舫坐落的地方,正是水渠在湖中的出口。
岸边又种植了许多海棠花,湖上也有莲花亭亭。每到秋深花残之时,飘零的花瓣顺水而下,站在舫上往水面看,观者不免升起惜花之情。
虽说如今冰天雪地的,既无水波荡漾,又无落花飘零。但湖面上洁白一片,瑶光又特意吩咐人撒了些糙米,引来无数鸟雀徘徊,竟为隆冬增添了一道奇景。
两人坐在舫中,三面都挂上了草帘、围上了帐幔,只有对着湖的那一面大开。
四角都拢着炭盆,吃的又是锅子,人坐在里面半点感觉不到寒意,边吃边看边聊,再没比这更惬意的事了。
原本陈思觉得,以自己的家世,能嫁给王府次子已经是大造化了。今日见识了瑶光的生活,她又觉得自己的福气还是不够。
如若不然,也像瑶光一样嫁给皇子,立刻就能自己当家做主,强过在婆婆和长嫂手底下讨生活。
不过她转念又一想,以她本身的性格,真要做当家主母多半做不好。就像现在这样,万事都有婆母把关,还有长嫂关照,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
如此看来,她的福气并不比任何人小。
主子们在这里吃喝说笑,秋萍顺势就带着信王府的奴仆们,另找地方吃酒去了。
借口都是现成的:你们头一回登门,王妃赏了酒席。
王妃的面子,谁敢不给?
如今跟在陈思身边的,就只剩下贴身照顾她的一个丫鬟了。
陈思能把这丫鬟留下来,自然是因为已经把这丫鬟收拢住了。
彻底没了外人之后,陈思忽然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放到瑶光面前,在她疑惑的目光下解释道:“前几天老家送节礼到人来了,这是叔父献给傅姐姐的。”
瑶光把荷包打开看了看,里面轻飘飘的只有一张纸。
她眼皮子一跳,忙推了回去:“无功不受禄,我不能收。”
送礼的学问,古今相通。
很多时候,重量越轻,分量就越重。
虽然没有仔细看,但想也知道,陈大户肯定不能给晋王妃送一张普通的纸。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送礼越重,求的事情就越大。
瑶光深知自己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她所有的一切都依附在和景阳尚不牢固的感情上。
贪图利益而折了情分,至少目前而言,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