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岁月静好 “养殖?养什么……(2/2)
话音未落,人已如蝴蝶般蹁跹到了书架前,仔细挑了一本看起来很旧的《论语》。
旧书必然是被人多次翻阅的,上面定然还有许多前人的注解。
如今可没有全注全译的书,被人用过的旧书,用的人学问越深,价值也就越大。
果然,她随意一翻,就见书页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或许是为了区分,这些字迹有蓝色的,有红色的,还有黑色和墨绿色的。
景阳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赞道:“瑶娘好眼光,我这里有七本论语,就属这一本价值最高。”
他指着书册上的那些注解,一一诉说哪种墨色记录的是哪位大儒的讲解,谁最受世人赞誉,他自己又最喜欢谁。
皇子不必科举入仕,无论哪个大儒为皇子们讲书,都不必遵循八股文那一套。
脱离了固定而死板的框架之后,这些人更加挥洒自如,水平竟是比教那些举业的弟子时发挥得更好了。
瑶光举着书在他眼前晃了晃,笑道:“既然八郎都说这本最好,那我就看这本了。”
说完她也不再管他,直接就走到书桌对面那张铺着柔软虎皮的椅子上,身子一仰,舒适地展开了书卷的第一页。
景阳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脸上是自己都不知道的笑意。直到她已经开始看书了,他才收回目光,挑了一本《道德经》,坐到了她的对面。
这些书他大部分都已经看过了,往日积累的学问足够应付朝堂。如今他最需要的,就是稳住心态,尽量不要出错。
夫妻二人都陷入了书籍的海洋,整个书房出了偶尔翻页的声音,就只有格外明显的呼吸声。
两人谁都没有说话,还隔着一张书桌,却一点也不显得泾渭分明,反而有股格外和谐的气场萦绕在一起,仿若鸳鸯交颈。
守在门口的燕姑姑悄悄往里边看了一眼,掩唇窃笑,眉眼间尽是欣慰之色。
她不着痕迹地看了眼站在自己对面的王喜,果然就见他神情更加恭敬了。燕姑姑暗笑一声,在心里啐了他一下。
——这看菜下碟的狗奴才,早晚喂熟了你!
燕姑姑久在宫廷,见多了娘娘小主们的起起落落,从不觉得他们夫妻如今感情好,就能一辈子感情好。
比起期待一个男人的感情长久,或者是赌男人的良心,燕姑姑更倾向于趁着如今时光好,能多抓一些就多抓一些。
最好是王妃赶紧有孕,生下一个嫡长子来。
只要有嫡子在,不管将来府里再进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得到王爷的宠爱,王妃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她也知道自家王妃还年轻,小姑娘难免对情爱心存幻想。这个时候若是大刺刺地上去劝谏,必然会适得其反。
因而,燕姑姑不但自己沉住了气,还暗中约束翠娥和红绒这两个贴身伺候的大丫鬟。
“如今王妃正在兴头上,说了也没用。等日后侧妃、庶妃们入了门,再提也不迟。”
两人在外面注意着时辰,大约过了有半个时辰,燕姑姑就要推门进去。
“诶,姑姑这是干嘛?”王喜连忙拦住,脸上笑眯眯的,声音也很低,态度却很坚定,“王爷看书的时候,最恨人打扰,姑姑还是别触霉头了。”
可燕姑姑的态度也很坚定,也压着声音说:“王妃一早就说过,她看书的时候,每过半个时辰就要歇一歇,嘱咐了伺候的人注意,时候到了就去提醒一声。”
听见是王妃的要求,王喜犹豫了一下,让开了。
燕姑姑并没有借机挑衅,而是若无其事地推开门,轻手轻脚地走到瑶光身侧,低声道:“王妃,到时候了。”
瑶光猛然回神,下意识吐了一口浊气。
——这书上的注解深入浅出,实在是太精彩了,竟然真让她看得入了迷。
“半个时辰了?”她头也不擡地问。
燕姑姑说:“已经半个时辰了。”
瑶光点了点头,把书放在桌上,燕姑姑立刻给她捏肩捶背,放松看书时无意识紧绷的肌肉。
片刻之后,她发出一声舒适的喟叹,示意燕姑姑噤声,自己则窃笑着踮脚走到景阳身后,一把蒙住了对方的眼睛,怪声怪调道:“猜猜我是谁?”
头一回在看书时被人打扰,景阳措不及防眼前一黑,下意识就要发怒,却在听到声音之后怒气全消。
“瑶娘别闹。”他空出一只手去扒她的手,把人拉了过来。
瑶光撅嘴不乐道:“我哪里闹了?看书有半个时辰就得歇歇眼睛,不然时日久了,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
这种说法对景阳来说很是新鲜,还以为是她自己坐不住才找的借口,不免觉得好笑。
他把书倒扣在桌案上,上手用力把人抱在腿上,柔声问道:“可是看得烦了?”
态度这么明显,瑶光想看不出来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