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两头受气 徒景阳脸上立刻……(2/2)
因而,等景阳和瑶光来到坤宁宫时,文氏已经陪着皇后坐了有一会儿了。
虽然婆媳二人相对而坐,都觉得和对方无话可说,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下去,双方都觉得很痛苦。
可因着各自的顾忌,却又不得不这么下去。
皇后先是照例关心文氏:“你新入宫不久,可还适应?”
文氏答道:“一切都好,多谢母后关怀。”
皇后又客套道:“若是底下的奴才们有欺你脸皮薄的,你也不要多顾忌,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文氏便按照套路回道:“多谢母后教诲,有您这句话,儿臣就有主心骨了。”
接下来又聊了些布料首饰,气氛逐渐进入佳境,皇后想着到底是亲儿媳,就指点了一番宫务上遇到棘手问题该如何处理,让文氏受益匪浅。
两边伺候的人都松了口气,觉得毕竟是嫡亲婆媳,就算是看在太子殿下的面上,也该借着机会缓和了。
谁曾想,下一刻皇后就关心起了太子的起居,文氏瞬间警惕,顾左右而言他,实在话一句都没有。
皇后的脸色逐渐难看,文氏心里发苦,却也只能当自己是个瞎子,强撑着笑脸和皇后周旋。
——不是她自作主张不告诉皇后,而是她不敢自作主张地告诉皇后呀。
没成婚之前,圣人就借着长公主的口,再三告诫她:不许让皇后的手伸到端本宫去,更不许把太子的事透漏到后宫去。
皇后虽然是六宫之首,但也在后宫之内呀。
再说太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整个后宫除她之外,谁还敢过问太子的事?谁还有这个资格?
圣人特意叮嘱,防备的是谁,还用得着明说吗?
她就是个太子妃,无论圣人还是皇后,她一个都惹不起,只好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了。
不过,想到太子的温柔体贴,她又觉得受点气没什么。
左右要和她过一辈子的是太子,不是圣人和皇后,无非是多忍几年罢了。
瑶光夫妻可谓是来得正好,让整个坤仪殿的人,无论主仆,都松了口气。
“母后,母后,儿臣带着瑶娘给您请安来啦!”
一入坤宁宫的地界,景阳就变得异常活泼,当场表演了一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文氏是第一次见这个小叔子,宫中从无如此跳脱之人,她不免觉得好奇,非常克制地往门口看去。
活泼的少年和明艳的少妇逆光而来,两人都在门口脱了斗篷,露出里面不同色系却有同系花纹的吉服。
两人身姿都颇为高挑,站在那里就鹤立鸡群,配着脸上轻松快意的笑容,扑面而来一股勃勃的生机。
八弟妹在畅音阁时,她是见过一次的,当时就只觉得是个天真美丽的姑娘,没什么特之处。
今日见他们夫妻相携而来,文氏总算是看出特别来了。
——和晋王特别般配,他们两个打眼一看,就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举手投足里说不出的契合。
那是她和太子在一起时,一直想要却一直抓摸不到的感觉。
听见养子的声音,皇后脸上的笑容就遏制不住了。
等小夫妻进来行了大礼,她立刻就叫人起来,一叠声地吩咐崔姑姑,“快,把本宫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我怕晚一会儿呀,小八这个皮猴又来闹。”
崔姑姑笑着应了一声,转身朝内室看了一眼,便有八个宫女端着东西鱼贯而出,一人捧着一个盒子,有大有小,不一而足。
不必细看,皇后给养子夫妻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
景阳看见了赏赐,才笑嘻嘻地耍宝:“母后,儿臣已经长大了,哪能还像小时候那样?”
皇后道:“那我叫人把东西还收回去?”
“诶,可别。”景阳连忙阻拦,卖乖道,“母后纵然不心疼儿子,也该心疼儿媳才是。瑶娘头一回以儿媳的身份来给母后请安,您合该把好东西都拿出来才是。”
皇后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指着他对崔姑姑道:“本宫说什么来着?这就是个占便宜没够的。”
而后话锋一转,嗔道:“还不快去拜见你们五嫂?她那里好东西也多着呢。”
夫妻二人这才拜见了太子妃。
文氏含笑叫他们免礼,又把准备好的赏赐送上,就借口端本宫还有事,直接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