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山河九鼎(1/2)
眼见桑老道依然不置可否,秦铮一狠心,正色言道:“老桑,沈三娘什么出身,不用秦某多言吧?”
桑老道闻言,眼角微跳,沉声问道:“秦大人说的什么?贫道不明白。”
秦铮莞尔一笑:“你本是沈家家臣,当年奉沈娘子之命前往东海绑架太上皇,乃是为了掳他回闽地,好借吴老弟的威望,大肆招募江湖中人为己用。
外人只道沈三娘当真是不满南齐苛捐杂税,故而愤然起义。却不知她其实是百越之人,父辈权力斗争失败,方才带着残兵败将远走他乡。
投靠东吴,真实目的为的乃是有朝一日夺回百越政权。不然当年闽南军哪里来的数万人马?什么聚集而来的帮派中人,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后,大德不知如何说服了他夫人,兴兵投靠东海,时逢北元铁骑打破金陵,方才有了你们出兵相助之举。
秦某可有说错?”
桑老道横眉冷目,拍案而起,厉声喝问:“姓秦的,你从哪知晓这些陈年往事?你待如何?”
秦铮稳如老狗:“别急。秦某今日点破此事,并非有意为难你。我从哪知晓,你也不必打听。
只需要明白,我并没有害你们的心思,不然何故要告诉你啊?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你到底想干什么?”
“老桑,你真心听我一言。大德为何一直将平安那孩子放在吴府寄养,他其实是防着他的夫人。
大和尚为何辞官不做了,要带着孩子走,我心里一清二楚。他并非有不臣之心,实是想利用那孩子对吴家的感情,牵绊住沈娘子自立为王的心思。
大秃驴好端端的放着吏部一堂正印都不干了,甘愿辞官离去,为哪般?还不是不愿意见他夫人行错了路,方才赶去贴身看护。
老桑啊,百越已灭,单不说那酒精,就是眼下东吴的火器,你也该听说了吧?
你觉得沈三娘如果有了不臣之心,能不能抵挡的住朝廷大军?大德做的对啊,如今的局面不好吗?
沈娘子以女子之身,却是东吴第一个封爵之人,等将来华夏一统,安南侯焉知不会是世袭罔替的镇南王?
你家小主,可永享一方富贵,旁人求都求不来。就凭那孩子乃是太上皇的唯一亲传弟子,这一身份,还怕东吴会亏待了他?
要不说还是大和尚瞧的远呢,他做的对。老桑,过去的就让他随风消散吧,如今的身份,并不辱没了你们。
难道华夏的安南侯,比不得一个土着部落的族长身份吗?云泥之别,你岂会不懂?”
桑老道咬牙切齿:“秦铮,你好手段啊,竟然能知晓这么多隐秘之事?”
“我一定守口如瓶,烂在肚子里,而且绝没有丝毫威胁你的意思。事实上即便我将这些事情告诉太上皇,以他和大德和尚的交情,我说了也白说。
我今日向你挑明此事,无非是想告诉你。让华夏继续安稳吧,只要吴家坐稳了江山,你旧主也好,小主也罢,必然可得永世富贵。
如果南齐旧帝归来,再次改朝换代,沈三娘子身份曝光之日,定是身死之时。
你觉得姜家会不会容许她独霸一方?血肉之躯挡不挡得住火器之威?最好的结局,也是抓回京城圈养,不得自由。然否?”
桑老道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好半晌方才重新坐下,闭目兴叹:“或许你说的对。老傕离开金陵之前,曾找过我彻夜详谈,让我忘记以前的身份,安心留在金陵,安安稳稳的过活。
如今的东吴也好,皇家也罢,总算得上是有情有义。哎,你所托之事,桑某答应了,我会尽力说服太上皇。但请你也对沈家的身份,守口如瓶。”
“好,一言为定。”
此时,屋外有药童禀报:“师傅,宫里有请。”
秦铮一气喝干茶水,放下茶盏,起身告辞:“来的好快。桑大人,有劳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