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交付的责任(2/2)
不像自己,几乎没有出国的可能,而且就算能出国,周丰年也不打算出国。
以前出国是跟着领导,而且那时候他的名气没有现在大。
现在周丰年要是一离开国家,不用想就能猜到,外国的那些特工,绝对像苍蝇一样蜂窝向他身边涌来。
周丰年和他这俩侄子聊了一会,也出了一些点子;不过他出的点子是基于未来的记忆,以及他对技术的了解。
经营上的事周丰年就不多插嘴了,他了解的真不多。
不过了解周贤哲和周显瑞两人近几年的成就后,周丰年心里也十分满意。
近几年他对家里的亲戚很少关注,不过他们也不太需要自己的帮忙了,各自都发展的不错。
尤其是周贤哲和周显瑞两兄弟,发展的虽然不如周显阳迅猛,但也是稳扎稳打的建立一份基业了。
几家实业工厂,工人三千多,年收入上亿,这时候还没进入九十年代,周贤哲和周显瑞两兄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了。
周丰年听完后笑了笑,他对亲戚算是帮到头了,以后也不太需要他了。
中午吃完饭他们就走了,在周丰年这里没有多待,就连周显阳都被赶走。
难得休息一天,周丰年不想看到这帮闹心的儿女;他那小女儿一大早就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哪野了。
下午休息了一会后,周丰年跟周燕也出门去逛了逛,他也有好久没外出,趁着和妻子都空闲,于是带着她逛了逛公园,然后又去百货商场看了看。
回家的时候,周丰年感慨的说道:“变化真大啊,好久没来公园和百货商城,我印象中还是供销社的样子,现在这变得越来越和我.”记忆中有些像了
后面那句话周丰年没说出来,只是在心里想了一下。
周燕笑着说道:“你现在两点一线,除了工作就是回家休息,就算在家里,只要不教孩子你就看书,不说你根本不知道休息”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燕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周丰年的脑袋,随后继续说道:“搞科研的是不是都像你这么忙”
“哎,我其实算清闲的,至少还能回家,有的连家都回不了。”
周丰年沉思了一会后,继续说道:“我当初也在想,要是也下海做生意,咱们家的状况是不是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我要是做生意的话应该也能做大,发展到全国、然后是香江、最后是全世界.当时要是改变一下想法,咱们现在可能就全世界游玩了。”
周燕问道:“那你当初怎么没这么决定”
“还是决定不了,两个领导拍肩膀跟我说,以后华夏的发展就看我们这一代人了,所以只好继续搞研究,争取多做点成果,让国内变的强大起来”
周丰年笑了笑说道:“那几年的时间,我要是受点委屈,说不定真下海了,但是我一点委屈都没受着。
反而霸道的骂这骂那的,还沾了不少便宜.就更不能去做什么生意了;反正有老大老二他们,也不差我一个。”
那几年的时候周丰年惹了不少人,最后全都被领导帮着摆平了,加上他送的书和寄托的希望,周丰年肯定不能甩手离开。
而且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发展的这么迅速,周丰年也感觉荣辱与共。
四九城的变化确实很大,国内几个发展迅猛的城市,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四九城都位数前列城市。
改开后经济发展是一提再提,周丰年主持的不少研究,都是军民并用,既能用到国家军事安全方面,也能用来发展民生经济。
这两年计算机也发展的很好,全国的初高中微机课也落实,大部分城市连小学的微机课都开展。
计算机网络也渐渐发展起来,不过更多的还是政府主导的,私人想浏览互联网,还是看公家网站或者外网。
民间的计算机私企几乎没有,现在也没有人能经营互联网公司并且变现。
不过也算不错了,在这个年代不说让计算机走进家家户户中,至少能让上学的孩子接触到就行,不然他们毕业后都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那发展才算慢。
——————
“领导,你看看这份报纸!”
科学院,钱志敲门进来后连忙将一份报纸放在周丰年桌上。
还没把报纸拿起来,周丰年便看到那醒目的标题:【广阔的红色国家——消失了!】
周丰年笑了一声后说道:“这标题谁取的,他工作没了。”
钱志开口道:“领导你别说,我还真打电话问了一下朋友,四九城报纸的主编上午已经被开除了,这事好像是他瞒着总编干的,不过报纸发出来了收不回去.”
自从他成为周丰年的秘书后,级别提了两级,而且以前的老同学还经常联系他。
钱志还认识了四九城日报的总编,刚好打听了这件事;这个擅自做主的主编快把总编气死了,钱志打电话的时候总编正大发雷霆。
“别说瞒不瞒的,能发出这种东西,他少不了一个失职。”
周丰年说完后看了一下,上面说的消息他前段时间就知道了,不过昨天是正式宣告。
老毛子已经成为历史,接下来登场的是乌拉俄以及其他兄弟国家。
对他们来说也算有点好的影响,至少北边的压力没那么大了。
乌拉俄的压力肯定没老毛子的压迫强,就算继承了老毛子大部分军事遗产,他们现在也不敢招惹他们了。
边境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贸易,而且他们也有更多的精力和分离出来的兄弟国家打好外交关系。
除了接下来要应对阿美的麻烦,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
“接下来又有的忙了,准备一下思想报告会议吧。”
周丰年对钱志说道:“估计我也要发言,这两天多给我准备一些稿子,就这件事,要深刻总结。
对了,二十多年前的资料和语录可以多多参考,那时候的事你还记得吧,不记得就多找找。”
钱志闻言后立刻答应下来:“我知道了,领导。”
他之前就是笔杆子,写报告文件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会被周丰年选中。
至于要写什么,刚才周丰年也说的很清楚,而且也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