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科赫兄弟的求助2(1/2)
他本人非常欣赏德国人的严谨,虽然当时世界大乱,但是他本人在日耳曼尼亚确实着实过的不错。
他甚至还抽空飞回了美林顿,娶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回来,并在这八年中,和她一起生了四个儿子。
生了儿子,当然要认真的教导。
由于他本人非常欣赏小胡子治下的日耳曼尼亚,于是,他找了一个纯日耳曼血统的女人作为儿子们的保姆和家庭教师。
这位女士是一个标准、狂热的NA萃份子,两人在育儿理念上一拍即合,
两人都认为,财阀家的子孙更需要严格管控,甚至连身体也不例外。
比如说,他们甚至会规定孩子早上上厕所的时间,不能早也不能晚,定时定点解决他们的生理问题。
如果拉不出来,就通过灌肠的手段在规定时间达成目标。
而这个时候,最大的大儿子才9岁。
当然,保姆也有温情的时刻,在睡前时,她也会给孩子们讲一些民俗故事,哄孩子们入睡,
比如“有一个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切掉了他一根手指以作惩罚。
另一个孩子还不听话,大人们就把他扔到火里烧死了之类的。”
但是好景不长,日耳曼尼亚的在欧罗巴大陆的攻势非常顺利,保姆决心要更进一步报效元首,于是狠心辞别了东家。
纵然老科赫再是不舍也挽留不住。
于是,失去了志同道合的家庭教师,他只能抄起棍子亲自上阵,来教育自己的四个儿子。
据后来亲戚透露,他曾经见过老科赫拿着鞭子,抽狗一样抽身为双胞胎的老三和老四,画风极其残酷。
在20世纪50年代他们家族拍摄的家庭录像中,清晰记录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兄弟间的相处状况——每一个镜头里,都至少有一个孩子在遭受殴打。
时间进入到40年代,美林顿下场了。
为了能生产出更好石油以便让战机飞往日耳曼尼亚轰炸帝国第三炼油厂,也就是汉堡炼油厂,美林顿军方召回了老科赫,让他专心从事石油生产。
而在此期间,当年那44场诉讼在政府、军方有意无意的干涉下,最终以他获胜而告终。
老科赫终于在美林顿站稳了脚跟。并且开始积极投身政治。
在基联的日子虽然让他赚到了钱,但是那种时刻担惊受怕且不自由的经历让他深恨这个国家。
同时,让他对政府的监管深恶痛绝。
他开始试图让政府放弃对企业的监管,宣扬起了自己小政府的理念。
而他的四个儿子,也在亲爹的管教下“健康”的茁壮成长了起来。
老大继承了父亲的名字,也叫做弗雷德。可惜这个被老科赫寄予厚望的儿子和父亲完全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