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异样(1/2)
晨光再次漫过磨盘时,张九思在溪边发现了异样。水面上漂浮的星斑石组成了某种古老符文,随着波纹荡漾若隐若现。他伸手触碰,符文突然化作银鱼钻入指缝,凉意顺着经脉直窜天灵,眼前浮现出十万年前星宫崩塌的残影——漫天星斗如碎玉倾泻,苍剑折断时溅起的星髓化作血雨,将整片昆仑墟染成暗红色。
"张先生,东头稻田出事了!"李家汉子赤着脚奔来,脚踝还沾着星络蔓的露水,"穗子全变成银丝了,风一吹就往天上飘。"张九思跟着他穿过村巷,见王氏正带着妇人们用竹匾接飘落的银丝。那些丝线在日头下泛着珍珠光泽,落地即化作微型星图,有个孩童不小心踩上去,足底立刻绽开莲花状的灵纹。
私塾先生蹲在田埂边,线装书摊在泥地上,书页间夹着的星蕨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这不是银丝,是星髓结晶。"他以算筹挑起一缕,银丝突然缠住竹签,在虚空绘出北斗形状,"地脉中的星髓正在结晶化,看来量天尺残片的影响比预想中更深。"
张九思指尖拂过稻穗,银丝如活物般缠绕上来,在他腕间织成星链。远处传来货郎的吆喝声,扁担两头垂下的星蚕丝绦无风自动,在空中结成巨大的星网。货郎从网中钻出来时,鬓角沾着星砂,腰间玉佩却比往日更亮了几分。
"南疆来的商队说,最近七曜洲不太平。"货郎卸下担子,青玉匣里躺着块星髓原石,表面布满天然形成的符文,"他们在黑市见到半张人皮,上面绣着咱们村的星图。"他话音未落,老妇人推着磨盘经过,星砂从石臼里洒落,在地上拼出"祸起萧墙"四个字。
暮色渐浓时,游方郎中背着药箱走进村子。他脚上的草鞋沾着星络蔓汁液,每走一步,地面就绽开朵青莲。张九思在老槐树下拦住他,郎中袖口的星蛊突然躁动,七只青铜铃铛齐齐震颤,发出与北斗七星共鸣的声响。
"先生可听过"七星续命蛊"?"郎中打开药箱,七只星蛊在箱底排成勺形,"此蛊需以帝星心头血为引,辅以紫微星辉温养。"他说话时,箱角悬着的青铜铃铛突然裂开,里面掉出块龟甲,裂纹恰好组成"偷天换日"四字。
张九思将郎中引至晒场,星蚕丝网在月光下泛起涟漪。婴孩帝星正在网中蹒跚学步,每踏出一步,地下就传来龙脉的共鸣。王氏端着星麦粥跟在后面,粥面上浮着的星图突然活过来,化作银龙缠住孩童脚踝。
"不对劲。"私塾先生突然握紧算筹,三十六根竹签同时腾空,在夜空中拼出残缺的卦象,"地脉中的星髓结晶速度加快了,照这样下去,不出百日就会结晶成牢笼。"他说话间,村东头地缝深处传来锁链拖拽声,量天尺残片周围又多出三道星髓,将残片包裹成茧状。
货郎的扁担突然发出悲鸣,星蚕们顺着丝网爬向地缝。老妇人将整盘星砂倒入裂缝,砂砾在虚空凝成"困龙"二字。李家幺儿带着孩童们赶来,他们手腕上的星纹连成一片,在地面投下完整的二十八宿虚影,却见星图中央悬浮着滴暗红血珠,正是阿穗离去时留下的心头血。
"这是星宫的缚龙索。"张九思以天书残页压住血珠,纸页上的星图突然活过来,将血珠包裹成茧,"当年苍剑斩断的不只是量天尺,还有束缚紫微帝星的最后一道枷锁。"他说话时,怀中的星蚕丝蓑衣无风自动,麦秆纤维间渗出琥珀色液体,滴落处野草瞬间长成半人高。
三更时分,村口古槐的年轮里突然亮起星文。张九思赶到时,见树皮上浮现出张人脸,正是十万年前陨落的星宫守御使。"地脉结晶不可逆,但可借周天星斗阵转换形态。"人影说话时,树冠中落下片星蕨叶,叶脉组成"移星换斗"四字。
次日清晨,货郎的扁担上多了道星宫印记。他带着星蚕深入七曜洲,每过一处就在地面埋下星髓晶簇。半月后归来时,扁担上的星蚕丝绦已变成银龙模样,口中衔着半块玉珏,与张九思怀中的残片恰好拼成完整星图。
私塾先生在学堂发现本无字天书,书页间夹着的星蕨叶组成"紫微东移"四字。他正要细看,窗外突然掠过道青光,书页无风自动,停在记载"帝星临凡"的篇章,空白处渐渐浮现出阿穗的眉眼。这次她的宫装上多了道血痕,发间玉冠裂开缝隙,露出里面跳动的星髓核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