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章 珍妮家族(1/2)
看得出来,珍妮的奶奶对陈锋的第一印象也很不错。
珍妮听了奶奶这话,心里更是高兴,脸上立即就笑开了花,当即就唧唧喳喳地跟奶奶说了和陈锋的相识经过。
奶奶听她说完,也是一脸的惊奇,感叹道:“你们能这么两次不期而遇,确实非常地有缘分,更难得的是你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已经心生好感,第二次遇见在一起就理所当然了。我很支持你们的恋爱,希望你们将来能终成眷属。”
奶奶都是用闽普说的,但显然比珍妮要标准一些,没有那么多口音,陈锋都能听清楚。
“谢谢。”
陈锋礼貌性地表示了感谢。
珍妮也很开心,并且丝毫没有心虚地就说:“我们两个肯定能长长久久的,奶奶你放心。”
“那就好。”
奶奶高兴地点点头,然后就请陈锋过去客厅沙发上坐,而且还给倒茶。
跟着她也坐下,和陈锋聊了起来,不是很直接地询问陈锋详细背景,而是聊家常一样,很自然地就将陈锋的一些信息给打听了出来,但不会让陈锋感到丝毫不满。
因为奶奶的说话很有技巧,甚至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一些话说出来是很有水平的,也显示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
就比如,她说起了自己闽省老家鲤城的事情,还引用了一些诗句,陈锋以前都没听过,听了也不怎么懂,反正就是不明觉厉。此外,她当然也聊起了对陈锋老家鹿市的一些历史典故,她还很高兴地说,她二叔,也就是她爸的亲弟弟,大概七十年前去了鹿市那边工作,是公务员,然后她二叔那一支全家就迁徙到了鹿市。
之后不久,她就被她爸妈带着先去了香江生活,两年后就移民到了旧金山,因为时代变迁,她家就跟二叔那一家失去了联系。
一直到三十年前,她家才重新跟二叔取得了联系,她爸妈当时还健在,她爸和她哥专门去了一趟国内寻亲,探望了定居在鹿市的二叔一家。
她二叔当时就在鹿市下辖的罗安市退休生活,而陈锋的老家L南县就在罗安市旁边,距离并不远。
珍妮奶奶当时没有跟自己父亲和哥哥一起去,但几年后她二叔去世,她就跟家里人一起去奔丧了,那一次她在罗安市呆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她二叔的丧事结束后,她还在几个堂兄妹的挽留下去鹿市几个景点逛了逛。
为了表示她说的都是真的,她还专门跑阁楼去翻出了旧相册,从里面找出了她当年在鹿市几个景点拍的照片。前后也就十分钟时间不到。
可见这位老妇人的记忆力真的很好,二十多年前的照片,还能很快就翻出来。
陈锋看了几张照片,确实是鹿市的几个著名景点,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是大差不差,只要本地人就能轻易认出是在什么地方拍的。
陈锋看完之后,就很郑重地点头说:“这确实是鹿市拍的几个景点,这么说起来,我和奶奶也算是有缘分的。二十多年前,你就去过鹿市了。”
“可惜,当时还是有些匆忙了,没有去你老家林南那边旅游一番。”珍妮奶奶有些遗憾地说。
二十多年前的林南可不是什么旅游城市,也没有什么远近闻名的景点,经济实力全市倒数,即便现在也是如此。
当时珍妮奶奶没有去林南旅游很正常。
陈锋想是这么想,嘴上却是一本正经地指着相册上的一张照片说道:“其实我乡下老家距离你这张照片上的地方,直线距离只有五公里多。我家那边其实就在两县(市)的边界处,很近。”
珍妮祖母和孙女俩,都是很惊奇地仔细打量陈锋手指的这张照片。
“这是在江畔吧,罗安江的外滩,我记得当时这外滩才建成一段,还没完全建成,也不知道后来建成了是什么样。”
“是的,这就是罗安江的外滩,是仿照魔都外滩建造的,建造的非常好,反正现在都快三十年了,也没有出现什么质量问题,而且这些年一直在扩建,沿着江畔两边延伸,如今已经差不多有三公里长了。
规划得很好,我个人感觉比起魔都外滩,除了人少很多,两岸的建筑也少了些历史底蕴和时尚感之外,节假日去走走逛逛,甚至骑个自行车都是非常好的。
比魔都外滩那边感觉更舒适更自由,空气更好。魔都外滩那边现在可不会让你骑车,一到节假日人山人海,走路都费劲,本地人都不会傻得去挤。”
珍妮奶奶笑着点头道:“这么说,你对这两个地方都很熟悉了。”
陈锋说:“罗安外滩那边距离我老家很近,我年轻的时候,每到寒暑假都有骑车去逛的。自行车直接骑到上面的堤坝上,瓷砖铺地,骑车在上面很舒服,三公里路,也没多少人,吹着江风,无拘无束,还能欣赏两岸风景,多爽。”
珍妮有些羡慕和憧憬地说:“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上面骑车了。”
陈锋笑道:“有机会我带你一起去骑行。”
珍妮立马就说:“那就这么说定了,有机会你一定要带我去你老家,然后带我去这个外滩一起骑行。”
珍妮奶奶却是有不同见解和感受,说道:“魔都外滩我十来年前去过,确实人太多了。不过,我倒是对那里很喜欢,当时还拍了很多照片,夜晚两岸的风景真的太漂亮了。”
陈锋没有反驳,反而点头道:“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就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尤其旅游的时候,人挤人的话,我就很讨厌,宁愿去人少的不出名的景点游玩。”
珍妮奶奶笑着点头道:“确实是这样,我人老了,就喜欢热闹。尤其对我们这些在国外呆久了的老人,这边太冷清了。也只有唐人街那边热闹一些。但大部分时间,我只能呆在家里看书养花。所以,前些年我是宁愿回老家养老的,可惜老家那边物是人非,长辈也都已去世,就算不得有家了。”
珍妮感受到了奶奶语气中的落莫,连忙安慰道:“阿嫲,等我过段时间有空了,我就带你去你老家玩。”
珍妮奶奶很欣慰地看着她,摇摇头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现在即使再去老家寻根也没什么意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我现在有你们这些家人,在这边也住了几十年,习惯了,人也老了,就不想再动弹了。”
珍妮的国学水平一般,当然听不懂奶奶这话里的意思,但她还是感受到了奶奶语气里悲伤的情绪,立即伸手握住了奶奶的手,连忙安慰道:“阿嫲,你现在一点都不老,你的病只要平时控制好,积极配合治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